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淡水白鯧的引種、進出越冬池都要經過運輸。其運輸方法與常規魚的運輸相似。
無論是魚種還是親魚,在啟運前都要經過暫養鍛煉。長途運輸一般需暫養12小時,中短距離運輸時暫養6~8小時。淡水白鯧是一種不斷覓食的吞食型魚類,胃腸道短,不宜長時間挨餓,故啟運時的淡水白鯧以半饑餓狀態為佳。淡水白鯧喜歡集群活動,在網箱內經常沖擊箱底,因此,暫養的網箱須用軟質尼龍網箱,盡量避免在鍛煉期間碰傷魚體。
運輸方式有兩種。一是用塑料袋充氧運輸,一只40×80厘米的塑料袋裝放1尾親魚充氧運輸,可持續12小時左右。親魚個體較大時,用雙層塑料袋,中間夾一層布袋,可防止親魚鰭條刺破塑料袋而造成漏水、漏氣。魚種的裝運密度、運輸時間與常規魚運輸時一樣。另一類運輸方式是敞口充氧運輸,用活水船或魚簍加水,途中用空氣壓縮機充氣或直接充入氧氣。7~10噸的活水船,可裝運250~500公斤魚運輸12小時以上。魚簍中每立方米水裝魚30公斤可運輸24小時。
運魚的水溫宜保持在22℃~28℃之間。水溫過高,魚的耗氧增大,水質變壞快,易造成缺氧死亡;水溫過低時,魚體易凍傷甚至凍死。運魚水的鹽度以2‰~3‰為宜。
運輸到達目的地后,容器中的水與放養池中的水的溫差不得超過3℃~5℃,應將兩者水溫調節一致后才能將魚放入池中。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