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種能保存7天的盒裝清潔牡蠣,將陸續走上普通市民的餐桌。昨天上午,市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為此專門主辦了一場“餐之皇”清潔牡蠣推介會。目前,“餐之皇”清潔牡蠣已開始進入甬城各大賓館、超市及農貿市場。
牡蠣是溫州市的傳統特色養殖品種,養殖牡蠣已有700多年的歷史。目前,我市現有牡蠣養殖面積3600公頃,年產量達7.2萬噸,牡蠣因其營養豐富,素有“海中牛奶”之稱。但長期以來,溫州市牡蠣一直處于無品牌、無包裝的散裝形式銷售,裸露的蠣肉在運銷過程中不僅容易受污染,也給一些不法商販提供了摻水增重的牟利機會。
寧波餐之皇食品有限公司從2003年開始,在有關部門和科研院校幫助下,率先進行了牡蠣清潔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開發的攻關,成功地研發了包裝化清潔牡蠣的生產新工藝,并于2004年12月通過專家鑒定。
據了解,清潔牡蠣,是指對牡蠣的養殖、捕撈、加工等各個環節實施嚴格的生產標準,由衛生檢測人員全程跟蹤監測,確認安全并允許上市的牡蠣。其中,清潔牡蠣養殖基地的生態環境、養殖繩索等輔助材料必須符合國家衛生標準,并要求牡蠣從出肉到加工的時間嚴格控制在3小時之內,否則就被視為不合格產品。在此基礎上,再對其進行臭氧消毒和微生物凈化。
據悉,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已于上月底授予“餐之皇”清潔牡蠣“綠色食品”稱號。
相關鏈接
今年年初,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分別在江東、奉化兩個市場銷售的牡蠣中檢出副傷寒菌,致使正處上市旺季的大批牡蠣銷售受阻,養殖戶損失慘重。事后調查表明,從全市各沿海鄉(鎮)養殖現場抽樣的產品,均未檢出與傷寒、副傷寒有關的致病菌。這證明溫州市牡蠣養殖水域環境良好,牡蠣初級產品衛生可靠,完全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市場上被檢出帶有副傷寒菌的牡蠣,主要原因在于銷售環節中浸泡了不潔淡水污染所致。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