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香港理工大學近日公布的調查指出,珠江河口一帶的海產含重金屬鎘的濃度偏高,而魚類的含鉛量亦高于正常水平。
據中通社11月29日電,該項調究由理大與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聯合進行。理大土木及結構工程學系副教授李向東博士介紹,科研人員于2003年4月,沿珠江河口一帶共7處地點,搜集了58份魚、蝦、蟹與貝殼類海產的樣本作詳細分析。研究人員主要選取常見的海產樣品,以分析微量金屬污染的整體概況。
經詳細分析后,科研人員發現這些海產樣本含重金屬鎘的濃度偏高,而魚類的含鉛量亦高于正常水平。在四類海產中,以蝦所含的鎘最高。研究還發現,珠江河口一帶海產所含的微量金屬濃度,遠比內地其它地區為高。
李向東說,有些微量金屬如鋅、銅是海產生長的必須微量元素,而低濃度的鈷、鎳與釩均對人體無明顯危害,但鎘與鉛并非海產生長所需的微量元素,即使是低濃度也會有一定程度的毒性。他相信,污染的途徑主要來自人類的各種活動,如工業和交通廢氣及廢水排放等。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