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從10日6時開始,鄱陽湖迎來了歷史上第18次冬季禁港休漁,大約10萬畝湖區港段成為漁業捕撈禁區。漁政部門希望以此保護魚類親體安全越冬,保護增殖鄱陽湖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以促進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江西省鄱陽湖管理局局長錢新娥介紹,鄱陽湖水域共有六個港段被劃為冬季禁港休漁區,每年輪流對其中兩個港段進行休漁。今年的禁漁港段集中在鄱陽湖區余干縣和鄱陽縣的下四潭港、洪家穴港,禁港休漁時間從今年的10月10日至明年的4月10日。期間,漁政人員將24小時不離港段,進行嚴密檢查。
鄱陽湖是我國第一大淡水湖,每年流入長江水量超過黃、淮、海三河水量的總和,是長江水量的調節器。鄱陽湖地區的動物種群非常的豐富,已調查確定的高等動物就有近600種,其中魚類140余種,鯰魚、烏魚、江鼠、馬口魚、吻鲴、鱔魚、刀鱭(鳳尾魚)、黃顙(黃牙頭)、鯰魚等,銀魚是鄱陽湖名產。然而由于水域減少、水質污染及酷漁濫捕等原因,漁業資源逐年衰退,魚群低齡化、個體小。我國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后,江西省政府據此頒布了《關于制止酷漁濫捕,保護增殖鄱陽湖漁業資源的命令》。從1987年開始,我國在鄱陽湖部分水域實施春季禁漁和冬季休漁制度。成為我國最早實施禁漁的湖區之一。
據了解,禁港休漁期間,禁漁港區及其兩端各向外延伸50米的魚類主要洄游通道內,禁止一切船只、漁具和人員以任何形式進入捕撈或停泊,禁止采砂、砂石轉駁等破壞漁業資源和漁業生態環境或影響魚類安全越冬的作業。(江西日報)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