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昔日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到今天名揚江淮的“蟹王”,錢永言無疑是卓越的。他點蟹成“金”,使小螃蟹走出國門,一只螃蟹能賣到600多元。如今他創辦的明光市永言特種水產養殖股份有限公司年銷售收入1億多元。
錢永言出生在明光市女山湖畔。1994年,市場上螃蟹價高利好,他便吸引漁民和農民參股60萬元在女山湖開發水面2000畝圍網養蟹,當年,收獲螃蟹4000多公斤,凈賺90萬元,每股分紅1萬元。創業之初,錢永言和別的養殖戶一樣,蟹苗主要是從社會上外購。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他意識到沒有自己正宗的苗種,就無法站穩市場。1996年,他在上海崇明島自建育苗基地,親自乘坐快艇到崇明島入海處捕撈正宗的蟹苗。他還采用“反季節螃蟹”技術,把螃蟹銷售的周期拉長了近一倍。1997年,錢永言實行跨省承包養殖,先后承包江蘇、湖南、江西、上海水面40萬畝。
上海是女山湖到崇明島途中的必經之地,每天消費螃蟹300噸,錢永言決心打進這片市場。1994年的一個深秋,他與幾個漁民背著150公斤的螃蟹趕到上海八仙橋市場,人生地不熟,又擔心被“地頭蛇”欺負,以每公斤4元的提成將螃蟹托給有攤位的賣菜人兜售,他自己和同來的幾個人蹲在一角,看著自己帶來的螃蟹賣出每公斤380元的高價,比上門收購足足每公斤多賣了200元。為此,錢永言把上海的水產商引到女山湖,并讓出近一倍的利潤,用中間商把女山湖和上海連接起來,讓上海的攤販們都知道了女山湖的螃蟹。1995年,他主動出擊,在上海每個集中的水產區開大閘蟹批發店,直接打起女山湖的牌子,并隆重推出六項承諾:保品位、保質量、保數量、保退、保換、保賠。本來就賣女山湖螃蟹的小販們自然愿意省掉中間商直接到批發店進貨。
上海市場成功后,錢永言把目光盯向香港。最初他依靠的仍是中間商。1996年,他對中間商承諾,每賣一公斤螃蟹到香港,付給中間商10元,每銷一噸貨付給一萬元。可整整兩年,手頭的訂單越來越多,卻連港商的面都沒碰過。為了直接面對港商,他停止對中間商的供貨。這樣,港商鄭炳場在銷售了兩年女山湖大閘蟹后第一次從香港飛到安徽。后來,不少港商也相繼找到女山湖,日本、韓國的客商也紛紛上門。
打開了國外市場,錢永言沒有繼續擴大養殖水面,而是在提高產品價值上動起了心思。今年4月,永言公司與日本最大的一個物流配送公司TB商事株式會社合作成立了永言水產食品加工廠,開始做蟹丸、蟹粉、魚丸、魚頭的“文章”。錢永言得意地告訴記者,一只螃蟹能做六七個蟹丸,每個蟹丸能賣100元錢,這樣一只螃蟹就能賣到600多元了。
南方漁網編輯:柳凡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水產致富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