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中新浙江網資訊:滿載著北太平洋魷魚的遠洋運輸船舶陸續靠岸,臉上掛著燦爛笑容的船員們有條不紊地裝卸著凍魷魚,手里拿著一沓申報單的海關監管關員穿梭于船舶間仔細檢查核對……這是近日,記者跟隨舟山海關關員在浙江興業集團有限公司的海關監管碼頭體驗“遠洋漁船綠色通道”時看到的情景。
“每到漁船集中返航的時候,最擔心就是魷魚不能及時卸下來,不過今年真的不用操心了。”中國舟山外輪代理有限公司業務主辦周一舟指著不遠處公司的幾條正在卸貨的漁船,一臉輕松,“幾個月前,舟山海關的關員就告訴我們今年遠洋漁船進境申報可以走專門的‘綠色通道’,現在我們公司的船都是還沒到港就提前申報的,船到的時候海關關員已經等在碼頭了,直接就能往下卸貨。魚貨的質量受到天氣或者是氣溫的影響比較大,別說是提前一天申報了,哪怕就是提前幾個小時,對船公司都會產生看得見的效益。”
遠洋漁業是我國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實施“走出去”戰略的重要舉措,其中的北太魷釣是農業部推廣的特色遠洋漁業項目,也是舟山不少漁民的主要生計。今年以來,國際油價不斷攀升,遠洋捕釣的成本不斷增加,部分遠洋捕釣人員的積極性因此受挫,直接影響了遠洋漁業的發展。
周一舟口中的“綠色通道”,是舟山海關針對自捕水產品而開設的服務專窗,通過這個“通道”,遠洋運輸船舶、魚貨的進境申報可以得到優先辦理,通關速度大大加快的同時,漁民對于魚貨積壓的擔憂也沒了。這也是舟山海關在年初調研的基礎上,為扶持包括北太魷釣(北太平洋魷魚釣捕作業)在內的舟山遠洋漁業發展而推出的系列措施之一。
除了“綠色通道”,加快免稅油供應審批速度是另一項得到廣大漁業公司交口稱贊的好措施。為保障漁船正常投入生產,舟山海關提高了免稅油供應審批效率,符合條件的漁船半天內就可以完成出庫審批。同時,對于單證齊全的遠洋漁業企業運回自捕水產品不征稅申請,海關也加快了審批速度。
8月份以來,攜帶魚貨的遠洋運輸船舶形成了一個集中返航潮,舟山海通報關有限責任公司的報關員張忠浩因此成了興業監管碼頭的“常客”。對于海關提供的各種服務,他深有體會,“通關很方便,魚貨凍品很多都是在晚上卸貨的,海關總是加班加點。星期六星期天預約通關,打電話都是隨叫隨到。”
“國家對于自捕水產品有不征稅的優惠,我們不但要讓漁民享受到,還要享受好。希望通過我們的主動服務能部分抵消成本上升給遠洋企業帶來的損失,幫助他們度過難關。”正在作業碼頭忙著檢查各類魚貨的舟山海關監管科科員陸俊臻笑著說,“聽返航的漁民說,今年北太平洋、秘魯的魷魚生產形勢不錯,我們聽了也跟他們一起樂。”
據統計,今年1-8月,舟山海關共接受遠洋漁業企業申報進口魷魚、金槍魚等自捕水產品10.9萬噸,價值0.51億美元,減免關稅及增值稅0.94億元,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9.7%、14.8%和4.8%,32家企業從中受惠,這一數字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3%。
南方漁網編輯:石明凱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