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南方漁網報道 “大西洋鮪魚保育國際委員會(ICCAT)”年會,二十日將討論日本所提的限制臺灣漁獲議案,部分會員國認為,這項攸關臺灣漁業前途的提案“過于激進”,相關國家和地區正積極交涉、談判。
與會人士表示,無論日本提案是否被采納,非法捕魚對臺灣國際形象所造成的傷害已難以彌補。日本在今年的ICCAT顯然是有備而來,提出了臺灣非法捕魚的詳細資料、事證,日本進而要提案,將臺灣的大目鮪、南與北大西洋劍旗魚、東大西洋與地中海黑鮪之漁獲限制“全部歸零”,并建議禁止ICCAT會員國自臺灣進口相關魚類。臺農委會指出,若這項提案獲大會決議通過,將是ICCAT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制裁,臺灣平均每年將損失新臺幣1000多億元產值,遠洋漁業將受重創。日本提案已列入二十日的會議議程,許多國家雖認知臺灣非法捕魚問題嚴重,但也指出日本提案內容過于激進。
相關人士表示,目前難以預料今天的結果,但相關國家和地區正積極談判、交涉,尋求最佳解決方案。
另有與會者指出,除了日本這次有備而來,對臺灣的漁業出重手外,本月初由澳洲政府、世界保育基金(WWF)及國際運輸工人聯盟(ITF),聯合公布調查的報告,指控臺灣漁船以“權宜旗”(即懸掛別國旗幟的漁船)掩護,在公海非法捕魚,事證巨細無遺,包括指出掛“權宜旗”的臺灣海船共147艘,對與會各國代表產生極大影響力,使臺灣處于更為不利的地位,報告中被點者包括民進黨大老辜寬敏等多位臺灣“知名人士”。
國際組織指控臺“權宜船”
42國及地區、500多位漁業官員及業者參與的ICCAT年會正在西班牙舉行,臺灣公海捕魚問題是會議的焦點之一,面對國際社會的壓力,與會的臺灣代表向大會提案保證,明年底前臺灣遠洋鮪釣漁船減船量將提高為160艘,作好海洋資源保育,以避免遭受制裁。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