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南方漁網報道 湖北潛江市積玉口鎮地處低洼湖區,每年有大量低洼湖田冬閑擱置,土地資源沒有充分發揮效益和作用。該鎮從2001年秋進行蝦稻連作試驗,在秋收后養了一季小龍蝦,并于次年收獲后繼續種植中稻。當年養殖面積1000畝,次年收獲龍蝦15萬斤,創產值40萬元,使低洼田平均增收420元;2003年養殖2000畝,收獲龍蝦60萬斤,創產值120萬元,畝平增收500元;2004年養殖5000畝,收獲龍蝦130萬斤,創產值390萬元,畝平增收達到780元,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該鎮去年秋發展蝦稻輪作達到6000畝,今春收獲龍蝦144萬斤,創下產值648萬元,畝平增收1080元。據統計,6000畝低洼田蝦稻連作,每畝田一季蝦純收入1000多元,一季中稻純收入又是1000多元,蝦稻連作每畝純收入2000多元,總產值達到1200多萬元。該鎮寶灣村六組農民褚洪云2002年以每畝130-150元的承包價承包低洼田78畝,2003年春僅龍蝦收入達4.7萬元,畝平602元,蝦稻兩項合計收入11. 25萬元,畝平收入1650元。2004年蝦收入6. 6萬元,畝平846元,蝦稻兩項合計收入14.6萬元,畝平收入達到1871元。2005年春,蝦收入達到8萬元,畝平1025元,預計水稻出售后收入總額會超過16萬元,畝平收入將超過2000元。今秋,該農民已將養殖面積擴大到207畝。目前,積玉口鎮象褚紅云這樣開展蝦稻輪作的農民已達300余戶,連作種養的規模已擴大到20000畝。
實踐證明,實施蝦稻輪作既能大幅提高低洼田的產值,顯著提高農民收入,又能保證糧食生產,還對水稻種植起到省時省力、保肥增肥、恢復地力的作用。蝦稻輪作高效益、零污染的優勢,不僅得到當地農民和地方政府的廣泛認可,在潛江市得到普遍推廣。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