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昨日早7點,長春市二道區吉盛花園小區居民王大爺到勞動公園早市買菜時,買了5元錢的凍黃花魚。誰知回家后用水一泡,黃花魚竟然掉色了,成了“白花魚”。
肚子黃黃 攤主說保證新鮮
昨日,王大爺一到早市,就被水產區里的凍黃花魚吸引住了。黃花魚雖然是凍的,但肚子黃黃的,看起來很新鮮。他一問價錢,女攤主告訴他,“10元錢3斤!”王大爺沒買過黃花魚,但聽人說黃花魚一斤大概十多元錢。王大爺問女攤主為什么便宜,女攤主回答,她賣的黃花魚品種差一些,但保證新鮮。王大爺一聽,立即掏錢買了5元錢的。
用水一泡 一盆水都變成黃色
回到家后,王大爺把黃花魚泡在水里,準備泡好后用鹽洗煨一下,等中午做魚丸子。誰知,黃花魚下水不到一分鐘,水就開始變黃,半個小時后,整個水盆里的水都變成了黃色。
昨日11時,記者與王大爺一起來到勞動公園早市,但賣給王大爺黃花魚的女攤主已經不在了。一位魚販透露,真的黃花魚價錢很貴,一般在10元以上。有的魚販為了賺錢和吸引顧客的目光,在冷凍魚時注入色素,把低價普通魚當黃花魚賣,顧客以為用很低的價錢買到了黃花魚,其實是多花錢了。
巧辨真假 買時用白紙刮一刮
長春市衛生監督所的工作人員說,2001年,長春市曾經查處過一批染色假黃花魚,當時的魚販為了讓魚吸引顧客的目光,在冷凍魚時,非法向水中加注了人工色素,這種行為是《衛生監督管理辦法》所禁止的。他們會盡快到勞動公園早市核實情況并進行查處。
長春市水產公司的工作人員介紹,長期大量攝入色素對人體沒有好處,如果常吃這樣的魚,會導致急性胃炎或慢性中毒。要辨別黃花魚是否是染色的并不復雜,真黃花魚肚子上的黃色是自然的淡黃色,腹、鰭部顏色較深,不會掉色;而染上去的顏色很容易掉色,魚化凍后更加明顯,顧客買魚時可以用白紙在魚身上刮一刮,掉色的就是染色黃花魚。(東亞經濟新聞)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