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從年產2萬多噸到40多萬噸,依靠技術支撐和結構調整,近年來黑龍江省漁業生產走上了大發展、快發展之路。記者從省水產局獲悉,今年雖有前期低溫和部分地區發生洪澇災害的不利影響,但目前全省水產業繼續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亮點頻現。
無公害水產品成氣候。從2002年國家提出無公害食品計劃,短短三年間,我省依托特有的生態資源優勢,就使無公害水產品養殖面積發展到421萬畝,占全省放養總面積的61%,其中經過認證的面積達70多萬畝。發展較快的綏化市,繼北林區、肇東市之后,上半年又建起安達沿安肇新河、綏棱沿諾敏河兩處無公害水產品標準化生產示范帶,面積達3萬畝;大慶市通過標準化示范園區、示范帶和生產基地的建設,無公害水產品養殖面積已發展到200萬畝,占放養總面積的71.4%,居全省領先地位。(東北網)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