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據香港大公報報道,內地淡水活魚輸港數量雖然正逐步回復,但香港市民食魚信心卻未見好轉。有漁業批發商透露,政府曾向業界提及有意設立中央活魚批發市場,以便集中統籌魚類批發工作及方便抽查,情況如同正進行諮詢的活雞中央屠宰方案。據了解,當局出有關構思,旨在配合最快于明年成立的食物安全檢驗檢疫中心之運作。
港九新界海外漁業批發商會理事長許漢文,昨日出席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衛生事務委員會會議后透露,政府當局日前與漁業界會面期間,曾提及設立中央活魚批發市場的構思,以便集中統籌魚類批發工作及方便抽查。他說,業界初步認同有關構思的可行性,相信可減省批發工作。
據了解,當局出有關構思,是成立食物安全檢驗檢疫中心的其中一環。目前本港有多個活魚批發市場,包括位于長沙灣、元朗及西區的批發市場?一旦發生水產問題時,有關當局需要分別到不同地點進行調查,費時失事。假如日后能夠統一批發,除可減省追查時間外,亦更容易找出源頭。
倡修法規定業界注冊
按照政府的構想,食物安全檢驗檢疫中心成立之的目,是要籌備成立一個專責保障食用水產以至整體的食物安全的機構。此外,當局亦積極考慮修改法例,規定業界必須注冊,并要求輸港水產必須附有進口和衛生證明、指定上岸或卸貨的地點、規定供應商要有詳細的銷售記錄,以便追查來源地。
許漢文又提到,政府建議業界自行聘用私人化驗所進行活魚化驗的計劃可行,相信可加快測驗工作,但擔心會加重業界負擔,令同業被迫將成本轉嫁消費者。
南方漁網編輯:寒星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