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訊:“有租金拿,有工作做,還不用自己擔風險,一舉三得!”10月28日下午,廣州市花都區炭步鎮黃村村民黃仕財笑著對記者說。黃村的魚塘, 三年前被養殖公司承包,辦起了筍殼魚養殖基地,黃仕財此前承包的魚塘也包括在其中,他則從農村養殖戶搖身一變成了養殖公司員工,拿到了承包租金和工資兩份收入,魚塘經營的風險,也不再需要自己承擔。炭步鎮農辦負責人表示,這種“公司+農戶”的模式是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有益嘗試。
村民魚塘:400元包進來1100元包出去
黃仕財告訴記者,自己是黃村第一經濟社的社員,2001年承包了經濟社37畝魚塘,承包價格是每年每畝400元人民幣,期限是7年。后來他和妻子一起在魚塘養魚,一年干下來,除去成本,夫妻兩大概能有10000多元的收入。2005年,廣州市成昌水產養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昌公司)在炭步鎮成立,承包了黃村1070畝魚塘,將其建設為筍殼魚養殖基地,黃仕財的37畝魚塘也在其中。
成昌公司承包魚塘的價格,是每年每畝1100元,比黃仕財承包魚塘的價格貴了一倍還要多。當時,黃仕財和經濟社簽的承包合同還差4年才到期。成昌公司幫他付清剩下4年應該支付給經濟社的59000元承包款后,又按照年數,將承包差價一次性補給了他,共計約9萬多元。黃仕財說,而村里像他這樣因此改變了生活軌跡的人家還有32戶,被租用魚塘面積最大的達60畝。黃仕財說,成昌公司的承包價格,還會隨著地價上漲,每五年上浮5%~10%,拿到了一筆可觀的承包租金,黃仕財感到很高興,而接下來的事情讓他更高興:成昌公司聘請他打理魚塘,每月工資2000多元!
收入更高了,工作卻更輕松了,黃仕財說,現在干的還是一樣的活,但是工作時間大大縮短了:“以前自己養魚時,還要在魚塘值班,現在是八小時工作制,大家輪班看管。”他的心情也隨之輕松了很多,“以前總擔心自己的魚會死,現在沒什么壓力了,打份工而已,公司還有飯堂,包一日三餐。”而黃仕財的妻子,過去一直和他一起在魚塘里勞碌,現在也閑下來,在家里打理自己的小生意。
養殖公司:本地中年人我們用得放心
“我們希望更多有實力的企業到炭步來,承包魚塘建設養殖基地。”在炭步鎮農辦主任龔熾彬看來,成昌公司這種“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是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有益嘗試。有實力的公司和單個養殖戶相比,對于農產品的生產、銷售具有更強的管控能力,可以創造更優質的產品和更豐厚的經濟效益,在保證村民有租金工資兩份收入的同時,也能承擔更大的經營風險。
成昌公司董事長黃家成表示,公司現在有50多名員工,“年齡多在40歲以上,這樣的本地人很適合我們公司,他們本來就是在這里養魚的,只是繼續以前的工作而已,更關鍵的是,他們比較安心工作,不像年輕人總想到外面打工。”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經營管理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