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致富經》資訊:
2008年11月6日,記者在去浙江省湖州市一個以養殖溫室甲魚而出名的東方村采訪前,先來到了杭州最大的水產品批發市場了解溫室甲魚的銷售情況。
甲魚批發商孫光健:現在行情不行,現在只有十幾元一斤,以前行情好,以前最貴的時候200多元一斤。
記者:那是什么時候?
甲魚批發商孫光健:早了,那是九幾年的時候。
甲魚經銷商:溫室甲魚價格便宜。
經銷商告訴我們,現在溫室甲魚的利潤空間已經越來越低,十幾元一斤的價格已經接近成本的邊緣。那么東方村村民們的溫室甲魚賣得怎么樣呢?
浙江省湖州市東林鎮東方村養殖戶 施建強:回收是31元一斤,今年賺了20幾萬,基本上是一萬元成本賺十萬元利潤,純利潤。
為什么同樣的溫室甲魚,東方村的村民們卻能賣出每斤31元的價錢呢?原來,村民們養的溫室甲魚并沒有直接賣到市場,而是賣給了同村一個叫施根強的人。
他就是施根強,是東方村最大的甲魚養殖戶,從2005年開始,他一直以每斤高出市場1到2元錢的價格從全村3 0多個養殖戶手里收購甲魚。然而,正是這個看似吃虧的舉動,讓他在今年一下子賺到了3000萬元。施根強究竟是如何提早遇見到今天的甲魚商機呢,故事要從他剛開始養殖甲魚時說起。
1994年,溫室甲魚剛剛在市場上興起,在外做了多年水產生意的施根強認準了溫室甲魚只要在32攝氏度的溫室里,生長7到8個月就可以上市銷售的特點,決定回老家東方村養殖溫室甲魚。
施根強:1994年的時候我賣了200多元錢一斤。那一年我養1800個甲魚,我賺了20多萬。
當時溫室甲魚在市場上求大于供,施根強順利地掘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這讓東方村的村民們羨慕不已,他們紛紛找到施根強,想跟著他一起干。
浙江省湖州市東林鎮東方村養殖戶 施坤林:反正他們都養了,我也想養養看。開始養的時候就是問施根強,他養過的人,我沒有養過,也不知道怎么養。
因為村民們沒有錢,所以施根強專門在東林鎮設立了一個門市部,給養殖戶們供應苗種和飼料,并且接受先賒賬,等每年村民們把甲魚賣出去以后,再付錢。
2005年,溫室甲魚的價格漸漸回落。施根強作為村里最大的養殖戶,心里比誰都著急。可是,自從有一次,他從常州考察完市場回來后,不僅不著急了,反而還以高出市場價1—2元的價格大規模回收村民們的溫室甲魚,然后回家養起來。
浙江省湖州市東林鎮東方村養殖戶 施坤林:我在溫室大棚里養了6、7個月之后賣給施老板,他是回收的。
原來,施根強在市場里,發現了一種和溫室甲魚不一樣的甲魚,它的市場售價竟然是溫室甲魚的3—4倍。
甲魚批發商:這個是一年的,你手摸摸看,你再摸摸這個。
記者:這個是很光滑。
甲魚批發商:這個養殖才養了幾個月,你看這個裙邊,你再摸摸,沒事它不會咬你的,你再摸摸這個看。
記者:這個感覺很厚實。
甲魚批發商:對,這個甲魚,你要說三年的也有,六個月的也有,人家肯定喜歡吃年份長的,年份長的甲魚老。
甲魚批發商:指甲要尖,裙邊要大要圓要厚,年紀越大就越厚了,這個裙邊一塊一塊像豆腐一樣那么圓就好。
原來這種每斤售價在150元的甲魚,是在外塘里放養,吃天然餌料長大的生態甲魚,生長速度比溫室甲魚要慢很多。但是最初的時候,人工孵化的甲魚苗必須先在溫室大棚里生長7—8月,等有了一定的抵抗力,才能投放到外塘里放養。
顧客:現在吃的就是口感不一樣。黏度很黏的。這個甲魚開水泡泡,肉不會掉下來,溫室甲魚開水一泡肉就掉下來了。
因為生態甲魚剛剛興起不久,加上養殖周期較長,所以當時市場上的生態甲魚不僅量少,而且價高。只要有貨,都供不應求。這讓施根強一下子看到了希望。
施根強:我回來一想,市場上生態甲魚這么好賣,價格又那么高,利潤一定很高的。當時,我也想自己去養。
回到湖州,施根強就開始籌備起來。2006年9月,他最終選中了東方村陸家田一片占地200畝的土地,并以每年每畝550元的租金租了下來。接著又投入了2100萬元,在這里建起了生態養殖場。其中除了外塘,還包括3500平米的溫室大棚,專門用來養殖投放外塘之前的溫室甲魚苗。接著,他又分別在大棚和外塘里投放了10萬只甲魚苗和20萬斤 8個月大的溫室甲魚。
施根強:沒有這么多現金,但是我全部建好以后,有一部分都是養殖戶手上,他們賣給我的貨,都拉進來以后,都放到自己塘里去養了。
2007年9月,好不容易盼到自己的生態甲魚長滿一年了。施根強于是先開車去距離東林鎮35分鐘車程的杭州市場打聽行情。發現市場上生態甲魚批發價基本是在每斤120元左右,在當時屬于比較高的價格。興奮的他趕緊回家裝了15 000斤甲魚,運到杭州去賣,盤算著這次至少能掙到270萬元。可是,令施根強沒有想到的是,到了杭州,他不僅錢沒賺到,還憋了一肚子氣,就打道回府了。
甲魚批發商孫光健:規格有大小的,8兩以下屬于小的。
記者:中的呢?
甲魚批發商孫光健:中的是14到15兩的。
記者:大的呢?
甲魚批發商孫光健:大的是一斤以上的。
記者:那這三個等級甲魚的價格是怎么樣的呢?
甲魚批發商孫光健:兩樣的,價格全部兩樣的。
原來在市場上,除了品質,甲魚的大小也是決定甲魚價格的重要因素。甲魚越大,每斤的單價就越高。施根強的生態甲魚在外塘剛養一年,在市場里屬于最小規格的生態甲魚,根本賣不到他預想的120元一斤的價格。看見別人兩三年的生態甲魚,賣的價錢都比自己高,憋了一肚子氣的施根強把帶過去的甲魚又重新運回湖州,倒回了塘里,打算再養一年。
可是,回來以后,仔細想想,施根強又覺得不劃算。
施根強:吃全價配合飼料的話,在溫室里面是一斤二兩到一斤三兩可以長一斤,如果在外塘的話,最起碼要一斤七兩左右長一斤。
按照這樣的生長速度,每斤生態甲魚的飼養成本要比普通的溫室甲魚貴4-5元錢。這大大超出了施根強當初的預料。怎樣才能讓甲魚在外塘生長的時候,又能降低飼料成本呢?就在施根強為這個問題而頭疼的時候,鎮上來了一個叫徐海圣的人。
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副教授徐海圣:我本身是學水產養殖的,在東林鎮給他們養殖戶上過好幾次課,就是專門講生態養殖龜鱉的。他聽了以后,專門來找我。
徐海圣是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教授。也是浙大派到東林鎮指導水產養殖的專家。鎮上的養殖戶們在養殖技術上有什么難題都會向他請教。在徐教授的指導下,施根強給長在外塘的生態甲魚更換了飼料。
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副教授徐海圣:實際上他是混合起來喂的。包括一些動物性的飼料,包括一些野生的雜魚、蛆蟲還有一些螺絲,到了秋天,他這個當地南瓜、胡蘿卜比較多,那么南瓜、胡蘿卜也喂的。這樣動物、植物這些飼料配合起來,營養比較全面,甲魚長的更快,抗病率更強。
徐教授讓施根強給甲魚喂的都是湖州當地比較多的動植物飼料。價格便宜,營養豐富。不僅將每斤甲魚的養殖成本從以前的14元下降到了9元。而且甲魚的生長速度和品質也有所提高,口感更加接近野生的甲魚。
東林鎮上一家酒店老板,早在2006年就看上了施根強的生態甲魚,正好施根強經過上次的甲魚返塘事件以后,也不敢再貿然上市,如果能先打探一下市場,看看消費者的反應就更保險。于是,他答應給這家飯店提供少量的生態甲魚。每次出售,施根強都要找他的朋友把甲魚釣出來。
記者:你抓了多少年甲魚了?
施根強的朋友陸方榮:十幾年了
記者:剛剛把甲魚釣上來為什么要踩著它?
施根強的朋友陸方榮:它要逃跑的。
飯店老板陶斌峰:今天來不及了,先拿20個。
記者:價錢是多少?
飯店老板陶斌峰:80塊一斤。我們自己過來拿,應該便宜一點的。到市場上去買還要貴呢。
記者:像你今天買這么多,多少天能銷售掉?
飯店老板陶斌峰:我們一般一個禮拜左右。
初步打探市場,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因為個頭大,口感好,越來越多的人都知道施根強養出了不一樣的甲魚,紛紛打電話來要跟他購買。不僅湖州、杭州,甚至是上海的甲魚經銷商也都慕名前來參觀他的養殖場,想做他的代理商。可是,施根強都挨個謝絕了。
記者:你這是什么鱉?
施根強:角鱉。
記者:這個長了很長時間了吧?
施根強:沒有,至于兩年。
記者:兩年。
施根強:對。
記者:兩年就能長這么大?
施根強:對。
記者:現在往外賣嗎?
施根強:還沒有,我們一把在外塘都基本上養到三年。
自己的甲魚沒上市就成了搶手貨,施根強心里美滋滋的,這更加堅定了他把甲魚養滿三年的信心。可是,養老鱉,市場前景固然好,但是卻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周轉緩慢。自從施根強養了生態甲魚以后,幾乎所有的收入都是依賴自己開在東林鎮上的那個門市部。為了鞏固這條資金鏈,也為了繼續擴大養殖,施根強回到東方村跟村民們達成了一個協議。
施根強:我說你們溫室里養好以后,再翻到我這里來養。就是我跟你們回收,回收過來再養到我這邊來。
浙江省湖州市東林鎮東方村養殖戶 施建強:我們村上全部都這樣的,幫施總養好,吃他飼料,他供應苗。最后他高價跟我們收過去的。
記者:你知道大概有多少戶這樣給他供應甲魚嗎?
浙江省湖州市東林鎮東方村養殖戶 施建強:7、8家是大戶,其他散戶有十幾家。
原來,施根強是要長期以高于市場價1—2元錢的價格回收村民們的溫室甲魚。但是前提是他們必須跟自己購買苗種和飼料。這樣,施根強既有了充足的貨源,也能省下建大棚的錢,更重要的是,東方村的養殖戶們每年能消耗掉3500噸左右的甲魚飼料,這樣自己每年就會有3800萬元的收入得到保證。
想著好不容易還有大半年,自己的甲魚就可以上市銷售了。施根強做夢都很開心。可是,2007年10月的一天,養殖場打來的一個電話卻把他嚇出了一身冷汗。
施根強:一進去,那時候是真的嚇了一大跳,那時候,那個甲魚全部浮起來了,浮在水面上來了。活是活的,就浮在水面上不動了。
不知道為什么,養殖場里有兩個剛換水不久的溫室大棚,里面的甲魚苗本來還有1個多月就可以轉投到外塘了,現在卻突然生了病。怕影響到外塘的生態甲魚,施根強趕緊找人給甲魚喂藥,但兩天之內,還是連續死了15000只,虧本了十五萬元。看著工作人員將甲魚苗一批批地撈出水面,施根強再也坐不住了,他趕緊再次找到了徐教授。
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副教授徐海圣:甲魚的飼料都是高蛋白的,50%以上是魚粉,高蛋白的,吃剩下的飼料就要分解,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造成了周圍水域的富營養化。
原來是由于溫室甲魚養殖密度過大,導致了水體富營養化嚴重。循環利用的水源又讓甲魚染上了病。徐教授讓施根強立刻把養殖場里離溫室大棚最近的三口外塘全部清空,撈出來的甲魚分流到其他外塘里去,然后在清空的三口外塘里種上水草,養起了魚。
施根強:徐教授就是叫我把污水全部放在第一口塘,里面就是種那個空心草、水葫蘆,第一口塘凈化過以后到第二口塘,第二口塘可以養羅非魚什么的,一個塘一個塘過去,到第三口塘就是那水全部很清了,可以養甲魚了。
原來徐教授是讓施根強用生物凈化的方法逐級凈化水質。這樣不僅能夠使水資源可以更放心地循環利用,而且也能給施根強帶來一部分經濟效益。
施根強:我們的伙食上面也可以省掉一大部分錢了,因為我有60多個工人,每天都在這里撈,這個塘里面已經撈了很多魚出來了。
2007年年底,施根強又在與陸家田養殖場有著一河之隔的東華村租下了680多畝低洼地,這時,他的外塘養殖面積已經達到了880多畝。而給施根強養殖溫室甲魚的養殖戶除了東方村,范圍還擴大到了整個湖州大大小小的鄉鎮共25 0多戶。
今年9月,施根強的第一批40萬斤生態甲魚就已經陸續上市銷售了,其實,早在年初的時候,他的這批甲魚就被經銷商看中,并全部簽下了訂單。
施根強:全部簽出去了。
記者:今年能銷售掉多少?
施根強:有40萬斤左右。
記者:定單都已經簽了是嗎?
施根強:對
記者:大概有多少錢?
施根強:平均算90元一斤的話,是3000多萬
評論列表 | ||||
|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水產致富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