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我們正在抓緊準備第一批出口西班牙的鹽漬魚片,預計8月26日就可以發貨了,這種出口產品填補了遼寧省的空白”,8月25日,遼寧大連集祥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曲榮先說這句話時,言語之中透出按捺不住的喜悅。
在國內市場上每公斤收購價僅5角錢的魚,經過廠家深加工,到了歐洲人的餐桌上至少能達到每公斤5美元的售價,對于剛剛獲得歐盟注冊的大連集祥來說,這無疑是一把開啟利潤之源的金鑰匙。
感到高興的不只是曲榮先一人。今年7月6日,包括大連集祥在內,遼寧地區有9家出口水產品加工企業和17艘冷凍拖網漁船加工的水產品獲準進入歐盟市場,至此,該地區獲得歐盟注冊的水產品企業和漁船已達119家,在國內各省區市中位居第二,僅次于山東省。
2004年,遼寧檢驗檢疫局制定了促進全省百家出口農產品龍頭企業擴大出口的扶持政策,水產品出口龍頭企業全部榜上有名。
“從新工廠的前期策劃、工藝設計、施工建設到管理體系的建立,檢驗檢疫人員一直在為我們跟蹤服務,很令人感動”,在今年7月6日取得歐盟注冊的大連晟輝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夏善江說。
外部環境的形成為遼寧水產品加工企業放寬眼界,尋找更為廣闊的國際市場奠定了良好基礎。而從企業內部看,多元化發展思路成就了遼寧水產品的出口之路。
一直以日本市場為主的河豚魚生產企業大連富谷水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厚元透露,目前該公司正在積極準備明年申請歐盟注冊,“企業多條腿走路,就能降低國際市場風險,贏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8月1日,遼寧檢驗檢疫局動檢處副處長張國輝在對部分水產品出口企業進行調查時了解到:隨著遼寧水產品出口的增加,目前,遼寧水產品在國際市場的信譽度不斷提高。以歐美市場為例,遼寧省個別企業加工出口的魚片產品,平均每噸售價高于國內其他省區市同類產品50美元左右,企業獲得的加工費也高于其他省區市的同類企業。張國輝認為,這或許有偶然性,但它卻是遼寧檢驗檢疫局加強管理、服務企業的一個必然結果。
今年7月6日,全國通過歐盟注冊的出口水產品加工企業和漁船共49家,其中遼寧有26家,占總數的一半以上。
孫鳳和透露,今年在向歐盟推薦注冊水產品企業和漁船的同時,遼寧地區有7家水產品企業和7艘漁船由于不符合歐盟水產品投放市場的相關指令,被取消了向歐盟注冊資格。
在嚴格把關的基礎上,遼寧水產品在國際市場的聲譽日漸高漲。前段時間,韓國海洋水產部加強了對來自中國兩個省的活章魚檢查指標,而對來自遼寧省的活章魚要求卻相對寬松,進口商表示遼寧水產品把關嚴格,質量可以放心。
另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水產品是魷魚。據業內人士介紹,前幾年該類水產品大部分從南方出口,而從去年開始,遼寧魷魚產品正式“進軍”歐盟市場,打破了過去“零”的紀錄。
據遼寧檢驗檢疫局動檢處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遼寧地區獲得歐盟注冊的水產企業共有74家,其中80%屬于來料加工企業。
“不僅取得歐盟注冊的水產品企業增多了,最近兩年打算申請歐盟注冊的水產品企業也在明顯增多”,孫鳳和說,水產品企業要想取得歐盟注冊,必須要經過嚴格的“三關”:一是國內衛生注冊關,二是申報對外注冊關,三是向國家認監委上報,經國家局組織的異地專家評審組評審合格后,企業才會獲準向歐盟推薦注冊,推薦結果由歐盟官方機構來做最后的決定。
孫鳳和提醒想要對歐盟申請注冊的水產企業:至少應提前一年做好相應準備,其中,工廠的硬件建設是最重要的一環。“如果企業從開始建廠就請檢驗檢疫人員進行專門指導,按照歐盟指令要求進行建設,能夠比老企業改造節省一半左右的資金。”
這一說法得到了大連晟輝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夏善江的證實。他說,在公司建設新廠的過程中,由于檢驗檢疫人員直接幫助按照歐盟標準建設,僅重復建設一項費用就節省了1000多萬元,目前,該公司已經出口歐盟5批貨,預計水產品年銷售收入可達3億元左右。(國門時報)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