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東南快報報道 海產品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深受福州市民喜愛。從食品衛生的角度看,海產品生存的海洋環境一直倍受關注,而沒有多少人去想這些海鮮在擺上我們餐桌以前,從運輸到集市買賣的過程中,“暫養”它們的海鮮池環境如何?用水從何取?水質優劣情況怎樣?
昨日記者從省政協了解到,省政協葉必勇等民盟委員一紙提案呼吁我省衛生部門關注海產品“暫養”環境,得到了省衛生廳的及時回復。據悉,我省將加強對市場上海產品致病菌和有害元素的監測,及時將監測情況通報有關部門,以便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抓好源頭管理。
現狀 海鮮水池水質堪憂 暫養水為近海水
昨日上午,記者對福州一些超市、集貿市場、餐飲酒店的海鮮池用水情況進行了調查。
9點,米羅街一超市的海鮮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的海鮮是每天凌晨直接到海上向漁民批發,所需的養殖用水是直接在海邊碼頭的供水站調撥。而供水站則是用幾條水管延伸到近海海水中抽取,碰到海水漲潮的時候,海水就非常混濁,水面上甚至漂浮著許多垃圾。一車水3-4噸,費用40-50元。
問題:相當一部分近海,由于被生活、生產垃圾污染,其水質都達不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海水水質標準》中規定的海水中大腸菌群≤2000個/L的標準。甚至有不少海域已經被證明其海水中存在霍亂弧菌或是大腸菌群超標等問題。
“科學鹽水”真的安全?
10點左右,江厝路口一超市。“我們海鮮池里的水都是根據方子自己配制的,是科學鹽水……”一營業員說。根據銷售情況,還經常調整清理,同時海鮮池里還有過濾用的水循環系統,生意好的時候,一般半天就要換兩三次。記者留意了一下,這里池內有沙子、海綿等過濾物,但其過濾海綿已經污黃,幾近灰黑。
問題:有好幾家超市用的是自己配制的科學鹽水。但據有關單位介紹,海鮮酒家要向監察部門申報飼養海鮮海水的來源,即使用科學鹽水也要申報。而且這些鹽也很有講究,配方不對或是過量會引起食物中毒,而且過濾綿是阻止不了微生病菌的。
死魚蝦易污染水質
11點半左右,省直湖前小區內的農貿市場。記者留意到,盡管池子里有供氧設備,但一大半的蝦已經死亡。
問題:衛生部門表示,目前酒店海產品盡管是分類裝在小池子里,但“暫養”用水是相互流動的,一旦有一條魚帶病菌了,將導致所有海鮮之間的互相傳染。此外,一些海鮮館的水由于養殖密度比較大,感染的幾率更高,在衛生部門的日常監測中,從海鮮館中監測到致病菌也是屢見不鮮的。
委員建議 要建立海鮮池水質抽檢制度
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由于我省尚有相當部分的城市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海里,部分沿海海域的海水甚至有大腸桿菌和其他病菌嚴重超標的現象,而這許多病菌是需要經過專業方法處理,方能殺滅的。因此,若沒有及時對海鮮池內的海水進行滅菌,對海水的衛生狀況做專業處理,就有可能使病菌隨海鮮品一同被人直接食用,特別是沿海地區的食用中,有生吃海鮮的習慣,若海鮮品未能達到飲食衛生標準而被食用,容易引發食物安全問題。
省政協委員葉必勇提交了關于《建立餐飲酒店、農貿市場海鮮池用水病菌含量抽樣檢查制度的建議》。建議省、市、區三級衛生防疫部門建立對餐飲酒店、農貿市場海鮮池用水水質進行抽樣化驗病菌含量的化驗制度,組織檢疫人員對海鮮池用水的大腸桿菌及其他病菌進行不定時的抽樣檢驗,對沒有達標的用水,要責令其立即更換達標用水。
對于不配合的單位或個人要實行黃牌警告,食品存在安全隱患的要處以罰款,以確保食用海產品衛生安全;市海域海水檢測部門要建立岸邊海水水質病菌含量的每日預報,以便海產品經營戶能取到達標的海水。
部門回復 已建有監測體系但尚無標準
昨日,記者從省疾病控制中心了解到,我省從2002年開始就啟動食品污染和食源性致病菌監測體系,這個項目并入我省開展的“預防餐桌工程”中。目前全省9個地市都有建立監測體系,主要是對當地季節特色的食品進行抽檢測,發現致病菌達到可能危害居民身體健康的時候,便會給當地政府提出警告。
有關專家告訴記者,目前我省對于海鮮水池的衛生管理沒有出臺具體的標準,因此,有關部門希望酒店本著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能重視海鮮池水的過濾、清理、更換,就能有效地減輕傳染,而且費用也不高。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