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東南快報報道 昨日,記者從廈門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獲悉,廈門首次大規模人工繁殖中國鱟成功,先期共30萬尾中國鱟已成功孵化,并將于近期實施大規模增殖放流。
據悉,去年4月,廈門鱟自然保護區就已開始籌備建立,作為保護區建立的技術攻關難題之一,中國鱟的人工繁殖培育技術也正式啟動。
經過一年的研究和實踐,課題在孵化數量、鱟苗存活率以及鱟的生存棲息習性等方面都有一系列研究突破,成功繁殖培育了這個“活化石”。據該課題負責人、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洪水根介紹,已有30萬尾中國鱟培育成功。
洪水根介紹,中國鱟喜歡夜晚在沙灘和灘涂上覓食,廈門西海域的火燒嶼、大嶼、大小兔嶼和雞嶼,東部海域的大嶝、小嶝、鱷魚嶼和大離畝嶼都擁有較大片的沙灘和灘涂,屆時他們將選擇在這些地點放流中國鱟。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