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致富經》資訊:
在浙江省景寧畬族自治縣僻遠的山區,進入10月份,這里的稻田已經開始收割,田里只剩下荒蕪的稻谷岔,就在這不起眼的稻谷岔里,卻隱藏著財富玄機。
浙江省景寧畬族自治縣鸕鶿鄉農民何振成:中午熱的時候,就在水底乘涼。
浙江省景寧畬族自治縣鸕鶿鄉農民何小春:現在冬天到了,水又混,看不到了。
隱藏的財富就是混養在稻田里的鯉魚,這里的鯉魚都為一個叫何振郁的人養的,現在正是捕撈鯉魚的季節。
浙江省景寧畬族自治縣鸕鶿鄉農民劉華鋒:十一月份,稻谷割掉后好抓。
何振郁:我們一般用網抓,如果水淺,用手也能抓到。
農民養的品種是甌江彩鯉,吃得都是稻田里的稻花、昆蟲等天然食物,因為混養在稻田里所以跟養在水庫、魚塘里的鯉魚口感有很大的區別。
何振郁:稻田養出來的,魚鱗很細嫩,直接可以吃,不用刮開。水庫跟池塘的魚鱗是硬的,要刮開。鯉魚在池塘水深在1米,這樣陽光照射很少,魚鱗就硬。
像這樣的稻田一畝能混養三百多斤的鯉魚,能給農民帶來2000多元的收入。于是,從2007年開始當地就有1860戶的農民在稻田里混養鯉魚,每年有100多萬斤的鯉魚可以上市,而這些鯉魚都被何振郁收購走加工成鯉魚干后銷售。
何振郁,今年47歲,浙江省景寧畬族自治縣農民,1999年,從部隊退伍后和妻子到杭州開了一家建筑材料店,生意做得還可以,一年凈賺10多萬元,日子過得非常安逸。一天,一位朋友到杭州辦事,臨走時對何振郁說了一句話。
何振郁:景寧就是香菇木耳,別的拿出去送人都沒有。
這句話讓何振郁陷入深深地思索,自己的家鄉景寧畬族自治縣是個少數民族縣,山清水秀、民族風情濃郁可就是沒有自己獨特的土特產,一直在外地闖蕩的何振郁悶突然有了回鄉創業的沖動。于是,2005年初,何振郁帶著積攢的40萬元回到景寧,考察了幾個農業項目后,最后把目標盯在稻田養鯉魚上。
何振郁:山里稻田比較多,種田我們那里還可以養魚,養魚我們這里的歷史比較悠久。
景寧地處山區,稻田面積大,當地畬族農民都有在稻田里放養幾條鯉魚的習慣,等稻谷割完時,把魚抓起來用傳統的方法熏制好,等到逢年過節時用來招待客人。于是,何振郁想到要在稻田里養鯉魚,并把鯉魚加工成鯉魚干后當畬鄉的土特產賣。
何振郁:鯉魚跟稻谷沒有沖突,他在稻田里吃昆蟲,雜草,稻谷長大的。別的魚不可以,草魚養進去會把稻谷吃點。
2005年3月份,何振郁在鸕鶿鄉租了152畝稻田混養了16000尾鯉魚。稻田里混養鯉魚和傳統簡單的種稻谷相比要求就高多了
何振郁的老婆劉國英:一個給魚活動,一個給稻谷通風。
2005年11月,何振郁的152畝水稻終于收割了,田里的鯉魚也都長到1斤左右,于是何振郁就把田里的鯉魚全都抓了起來。
何振郁:像這個一般要一斤半,小的6兩左右。我們做魚干小的好。
何振郁把抓起來的將近2萬斤鯉魚,按照畬族農村傳統的熏制方法制作鯉魚干。他把鯉魚先殺好,用鹽和配料腌8個小時后,用大火蒸煮15分鐘。
何振郁:蒸煮15分鐘,完了之后,我們就拿到里面去熏制。下面是木炭,生了火,上面加米糠。然后把這個放上去用米糠熏制。
記者:為什么用米糠呢?
何振郁:用米糠才能去鯉魚的腥味。
制作鯉魚干最關鍵的環節就是熏的過程,可就是這個看似簡單的環節當初把何振郁難住了。
何振郁:剛開始這火候不好把握火不旺,熏出來顏色,味道不好。
記者:火過旺呢?
何振郁:魚就會一下子就熏焦了。
火燒多旺?什么時候加米糠?就在這兩個細節上何振郁整整摸索了兩個月時間,前后浪費了500多斤鯉魚,最后在一位畬族老農民的指點下掌握了技巧。
何振郁:火旺的話,把米糠倒進去,煙直接熏到魚上就好。一定要熏到這種顏色。看他的顏色和腥味去掉就可以了,這個很香,你聞下。
關鍵的熏這個環節完成后,再放到烤箱里烤15個小時鯉魚干就制作成功了。鯉魚干做出來后,何振郁并沒有著急上市場去賣,而是提著做好的鯉魚干往縣里的每個單位送一份。
何振郁的老婆劉國英:科技局、漁業局,電信,移動。
何振郁把能想到的機關、事業單位和大型企業都送了個遍。
何振郁:給他們嘗下,看能不能把這個產品帶到市場上。
何振郁把自己的產品定位在畬鄉的土特產上,景寧是全國唯一的畬族自治縣,他了解到縣里不少單位每年都要用一些土特產開展聯誼活動,如果自己的鯉魚干能被當做土特產送出去的話,那將來銷路就不用發愁了。正當何振郁打著如意算盤時,沒過半個月時間,果真就有人主動找上門要買他的鯉魚干。
浙江省景寧畬族自治縣殘疾人聯合會工作人員周利民:好像以前每年都送香菇木耳,都送不出去了,現在這里預感比較新鮮。
于是這個單位要100盒,那個企業要50盒,何振郁的一萬斤鯉魚干很快就被定光了。2005年,他賺了足足20萬元。于是2006年初,何振郁又從農民那里租了1000畝稻田擴大養殖規模,用同樣的方式制作了5萬斤鯉魚干,他把鯉魚干定價在一公斤140元。2006年10月份,為了擴大銷路,何振郁帶著鯉魚干到杭州參加農展會,在農展會上,何振郁的畬鄉鯉魚干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
何振郁的老婆劉國英:帶出去的3000多斤魚干就銷售完了,還拿了3個訂單。
何振郁:一個400多份,一個600多份,那兩個是拿下來了。其中一個很大的訂單是江蘇那的,我們沒拿下來。
這份大訂單對方需要2400份的鯉魚干,也就是4000斤,何振郁把單位需要的鯉魚干刨除外,手上的鯉魚干已經供應不了這么大的量,于是,不得不放棄這筆生意。
何振郁的老婆劉國英:30多萬,放棄了真的很可惜。
眼看快要到手的生意就這么白白丟了,這件事對何振郁觸動很大,一方面讓他看到稻田鯉魚干的市場有巨大的潛力,另一方面他為自己現有的規模發愁。思來想去,他決定要發動農民幫他養鯉魚。何振成就是何振郁第一個動員的農民,可他一聽說在稻田里規模養鯉魚跟以前土方法養不一樣,既要留出壟溝,又要拉大稻谷的間距就打起了退堂鼓。
浙江省景寧畬族自治縣鸕鶿鄉農民何振成:怕有影響稻子,水罐滿,怕水稻會不好。
為了打消何振成的顧慮,何振郁提出:如果稻谷減產,減產的部分由他補償。同時,還與何振成簽訂了收購合同。
何振郁:我們的訂單價是8塊5,如果市場價低于這個價格我們也要收購過來,如果高于這個價格,我們要50%提價給他。
補償減產損失和保證收購讓何振成沒了顧慮,于是在自己的10畝稻田里混養了3000尾的鯉魚。2007年10月,又到了稻谷收割的時候,何振成驚喜地發現自己的稻谷并沒有減產。
浙江省景寧畬族自治縣鸕鶿鄉農民何振成:今年我打了1萬多斤的稻谷,最后打夏利跟以前差不多。
何振郁:雖然留了空間了,中間通風了,顆粒飽滿起來了,不會有發霉的稻谷。
何振成算了一下,一畝稻田養了300斤的鯉魚,就能增加了2000多元的收入,于是2008年何振成在剩下的10畝稻田里都養上鯉魚。別的農民看到何振成養鯉魚效益可觀,于是都主動找到何振郁要求養鯉魚。2007年底,一下子吸引了1860戶農民,養殖面積達到4700畝。
浙江省景寧畬族自治縣鸕鶿鄉農民何小春:他們一畝多,一年兩批的話,有5000多元,比我這種還好。
2007年底,景寧周邊縣市也開始興起養殖稻田鯉魚,何振郁發現自己的優勢已經不明顯了,這時,他想到要在產品的特色上做文章。2008年5月的一天,他無意中在書上看到介紹燈光引蟲的技術,于是,靈機一動,就在每塊稻田里都安裝了一盞燈吸引昆蟲。
何振郁:這個燈光離水面30公分,把昆蟲引來,打到水面給魚吃。
燈光引蟲的原理很簡單,山區昆蟲多,每當夜幕降臨時,昆蟲看到有光的地方都會聚集過來,一旦撞上燈泡,就會掉到水里成了鯉魚享受的美食。
何振郁:現在冬天昆蟲少,夏天春天,昆蟲就比較多。夏天一晚上能打下1-2公斤。像那種太陽能殺蟲燈,一晚上能殺掉昆蟲5-8公斤。5-8公斤等于可以喂到300多斤鯉魚一天的食量。
飽餐了昆蟲后,鯉魚長得更快了,同時鯉魚的口感更鮮美了。
何振郁:這個昆蟲蛋白質多,給魚吃下去營養比較好。
在何振郁的帶動下不少農戶也開始用這種燈光引蟲喂鯉魚。2008年10月,是他最忙碌的季節,4700畝的鯉魚先后要捕撈上來加工,每天都要加工1000多斤的鯉魚干,預計今年的產量超過20萬斤。隨著產量增大了,何振郁發現僅僅靠縣里的單位當土特產送禮已經不能滿足他的需要,他決定要用這種吃昆蟲的鯉魚開拓新的市場。就在他為怎么開拓市場發愁時,2008年10月5號,一個陌生的人找上門來。
浙江省麗水市供銷合作社主任郭樹平:年市委要求我們搞個農產品展示展銷中心,我們到景寧后就看中了,他這鯉魚干。
郭樹平為了能把全市的土特產集中起來展銷,四處尋找有特色的產品,當他聽說景寧有一種吃昆蟲的鯉魚后,就主動找到何振郁,讓他把鯉魚干免費進自己的展銷中心。
何振郁:當時我感覺比較驚訝。你這個超市對各方面要求都很嚴格的,我們這個產品能進到你們這個超市,反正很驚訝。
展銷中心是當地老百姓和外地游客買土特產必去的地方,何振郁的鯉魚干一上架就吸引不少顧客。
顧客王珍秋:我有好多親戚都是國外的,每年都要送很多的土特產。一個是家里的泥鰍,田螺,還有田魚干。
僅僅一個月時間,展銷中心就賣出400多份的鯉魚干。
浙江省麗水市農產品展示展銷中心主任尹英:我們認為這個產品具有畬鄉的特色,進來后一個月能賣到3萬多。
除了展銷中心,何振郁又把鯉魚干賣進麗水的五家超市。現在他的貨30%被單位預定,剩下的70%從專賣店、超市和展銷中心銷售出去,今年的20萬斤鯉魚干銷路基本上有著落了,預計今年的純收入將超過40多萬元。在何振郁的帶動下,僅僅鸕鶿鄉,農民因為養了稻田鯉魚人均收入單項就增加了400百元。
浙江省景寧畬族自治縣鸕鶿鄉黨委書記柳咸旺:把我們這個產品作為美麗畬鄉的一張名片來打造。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水產致富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