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廈門晚報報道 8月1日結束的伏季休漁,一周后效應已經顯現。記者從市水產集團等方面獲悉,市面上水產品供應數量和品種增加,價格降了20%左右。
據了解,8月1日休漁結束當天,我市一些張網作業船及拖網船等外海作業船只就陸續駛離避風塢,前往外圍海域捕撈,這幾天陸續返港,將外海捕撈的海鮮推向市場。一些專門在海上收購海鮮的船只提前回來,帶來了豐富的魚類品種,休漁期間市面上看不到的本港魷魚、帶魚等開始在市面上出現。
廈門水產集團負責人張亞輝說,數量增加較多的是魷魚、帶魚和赤棕魚等,東渡水產批發市場這幾天的批發交易量增加20%─30%。
另據介紹,水產品價格開始回落,從10%到30%不等。漁船捕撈的每只二三兩重鮮活赤棕魚,批發價從每500克9元降到6元。昨日傍晚,江頭農貿市場的帶魚價格每500克10元,而此前最高賣到14元。每500克魷魚6.5元,墨魚7.5元,都比原來降了不少。大賣場海鮮的價格也有所下降,富山誠達活金昌魚每500克售28.9元,赤棕魚和馬鮫魚每500克分別售11.9元和10.9元,價格都降了一些。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