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商品交易中,詐騙行為時有發生,其中以水產品交易的騙局最多。近日,水產商陳國忠在廣西北海又上了別人的圈套,損失十幾萬元。
受害者陳某向記者哭訴其悲慘遭遇:陳某是廣西北海市僑港鎮人,以前以捕魚為生,2003年后改為做水產生意,生活過得很豐足。但,好景不長,不久前一場災難打破他平淡的生活。二個多月前,他遇到一個叫王玉的“老板”,“王老板”稱自己也在北海收購海產品,雙方交談越來越投機,最后他們結為生意上的合作伙伴,由陳某到船上收購魚蝦,然后轉賣給“王老板”。開始,雙方合作比較愉快,“王老板”給陳某的魚蝦價格略高于他人的,給魚蝦過磅時從不斤斤計較,并且一手交貨一手交錢,從不拖欠貨款。陳某深深地被“王老板”的爽快所折服了,大有相見恨晚之感。漸漸地生意越做越大,其間 “王老板” 偶爾向陳某偷幾千塊錢周轉,但很快就把錢還給陳某。不久前,“王老板”向陳某透露廣東的魚、蝦、蟹價格暴漲,要求陳某盡量多收購各種海產品,做一筆大生意。正好,次日返航漁船特別多,陳某把自己所有的存款都用于收購海產品,還欠了漁民很多貨款,收足兩車魚貨。“王老板”以手上沒有充足資金為由,要求先把魚貨運到廣東賣,然后付款。陳某一時找不到其他買主,無可奈何,只好同意了。 然而,“王老板”一去不復返,手機也關了, 十多天杳無音信,“王老板”與陳某的十幾萬魚貨一起蒸發了!
據陳某描述:王玉是廣東人,男,約45歲,1 .7米左右,身體肥胖,皮膚黝黑,短頭發,留陸軍裝,圓臉;說白話時帶有廣州音,也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在山東混時學的);以前在廣州黃沙水產批發市場有一個檔口,在北海白虎頭漁家莊也養有鱷魚,曾用過13977925211的手機。
海產品是最容易變質的食品,在交易過程中,供貨方急于把手上海產品變現,往往考慮不全或出于無奈,易于上當。所以,從事水產貿易不要急于求成。
南方漁網編輯:寒星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