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水上旅游、水產養殖、水生植物種植、水禽養殖,一片水澤可以綜合利用,立體發展,昔日低產濕地成了“掘金”寶地。9月9日,寧夏農業產業化協調領導小組組織灌區農業工作者到寧夏農墾局西湖農場觀摩農墾“四水產業”,一片濕地的多重利用讓與會者嘆服。
“四水產業”即水產、水禽、水生植物、水上旅游。寧夏墾區濕地資源十分豐富,其中西湖農場就有濕地近2萬畝。如何將過去認為是低產地的濕地充分利用起來,達到增產增收,農墾人著實費了力氣。2004年6月,閱海公園一期竣工通航,濕地旅游拉開大幕,截至目前實現旅游收入230余萬元。隨后,西湖農場利用廣闊水面養殖鯉魚、草魚、蟹蝦等,年產1600噸水產品,產值1600萬元。在水生植物種植上,他們從南方引進蘆竹、茭白、蓮藕等水生經濟作物,即可觀賞又增加了收入,預計年產值達到上百萬元。在濕地區內,他們還專門開發了野鴨養殖基地,目前達到4萬只的養殖規模,產值達到270萬元,可給養殖戶帶來100萬元的純收入。(新消息報)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