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根據廈門市生鮮食品管理辦法,從前天起,所有貝類水產品都要經過凈化,符合標準才能出售。那么,這些水產品是怎么凈化的?前天晚上,我們的記者趕赴目前全市僅有的兩個貝類水產品凈化企業,把水產品凈化的過程看了個究竟。
晚上9點多,我們來到翔安區大嶝鎮的浯江水產公司,這里已經在開始凈化第二天上市的各種貝類水產品了。現場的負責人介紹說,貝類的凈化分為幾個主要步驟。首先,采購來的貝類要進行外殼的清洗,一些死亡的或是外殼破損的貝類在這里就要進行初步分檢。隨后,清洗完外殼的貝類由工人送進凈化車間,按照產地和種類,在不同的凈化池內進行最少6小時以上的凈化,然后才能進行包裝上市。
市水產集團貝類凈化中心和浯江公司是目前我市僅有的兩家進行貝類凈化生產作業的企業。水產集團貝類凈化中心的負責人說,貝類凈化的關鍵在于水質,象我們看到的凈化水,不僅是流動的,而且要經過多重的處理。
市水產集團貝類凈化中心 黃惠燕:“水我們就是說從相對比較深層的海水,然后抽取以后在海水井里面沉淀過濾,再從海水井抽取到我們大的海水蓄水池里面,再次的沉淀過濾。過濾以后的海水再經過設備的消毒,然后這個潔凈的海水來進行貝類的凈化。”
針對目前社會上較為關注的凈化貝類價格問題,兩家企業都表示,之前的價格偏高主要還是因為總量少,成本上升,如今市政府規定非凈化貝類水產品不得上市,市場總量必然放大,因此價格也勢必會比以前回落。
浯江水產有限公司總經理 宋和福:“整體的來說以前采購數量比較少,成本上比較高,現在大批量上市,其實價錢方面也是差不了多少。以前是差不多(高)20%,現在大批量采購,大批量生產,一些成本都降低下來了,現在差不多(高)10%就夠了。”
水產集團方面還透露,目前他們和養殖戶之間的合作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替養殖戶加工凈化,收取適當的凈化費用;另一種是直接從養殖戶手中收購,凈化加工完成后再銷售給各批發市場和經銷商。為了配合政府規章的實施,他們在實施的前3天都將為養殖戶免費提供凈化加工服務。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