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CCTV《致富經》:這里是位于云南省江川縣境內的星云湖,一年一度的開湖捕魚即將開始,上千條漁船一字排開等著出發的指令,慕名來參觀的游人也早就聚集在湖邊的岸上了。
8點30分,開湖捕魚準時開始,漁民們憋了一年的力氣全都使了出來,爭先恐后往湖中心劃去,生怕去晚了就捕不到魚。不到20分鐘,所有的漁船就散布在近40平方公里的湖面上,開始下網捕魚。
兩個小時后,第一批滿載著鮮魚的漁船從湖里回到岸邊,等候多時的游人迅速圍攏過來。
游客:從什么地方過來,昆明。這里開海,我們就來看看。
游客:來了就要看,就拿新鮮的魚。
這些游客都是特意來看這“千舟競發,萬人捕魚”的壯觀場面,12月25號開漁的第一天,從星云湖里捕撈上來的鮮魚就超過1000噸,一個月的開湖捕魚總共達到4000多噸,漁民這一個月就能掙到差不多一年的收入。不過,這種情況卻是從2005年才開始的。
江川縣位于云南省中部,境內水面面積16萬多畝,比全縣的耕地面積還要大,歷史上就有不少人靠捕魚為生。從1 979年開始,當地政府對星云湖實行封湖禁捕,只在每年的12月25日開湖捕魚,為期一個月。這樣做雖然杜絕了濫捕的行為,但是大量的魚集中在這一個月,甚至只是頭幾天上市,很難賣上好價錢。
村民云南省江川縣江城鎮直河村:前幾年價格不好,五六元一公斤,單是本地人消費,本地的農民又掙不了多少錢,他又舍不得買多少。
2005年,當地政府舉辦了第一屆“開漁節”,將開湖捕魚的傳統習俗進行旅游開發,并通過新聞媒體廣泛宣傳,吸引了大量的省內外游客,在星云湖邊打了20多年魚的楊雙林感受到了這其中的變化。
楊雙林云南省江川縣江城鎮直河村:因為前些年外地人他不懂,江川這個湖在全世界評為第二名,但是這些年,知道江川這個湖里面的魚好吃,所以外地人一到12月25號開湖就來了。都是什么地方的人來?到處的人都有。
這以后,每年星云湖開漁的日子,整個江川縣幾乎就成了一個大的魚市,30多萬外地游客云集這里,爭相購買漁民剛從湖里捕撈上來的鮮魚。
游客:今天打算買多少魚回去?今天大概買30條。這魚多少錢一斤?20元一公斤。
游客:為什么跑這里來買魚?這里是湖邊,這里的魚好。
那幾天,這些外地游客甚至比江川全縣的人口總數還要多,這讓過去賣不上價的魚因此身價倍增。
陳鳳柱村民云南省江川縣前衛鎮漁村村:把外地的人引進來買魚,2008年的價格特別高。多少錢一斤?2008 年,七八斤重的魚都在10元到11元一市斤。
2008年開漁的第一天楊雙林就捕撈到600多公斤魚,這幾乎就是他全年收入的大部分。
楊雙林:這是你打的魚啊,這是我打的魚。是湖里打的嗎?湖里面。我就打了9000多元錢的魚,因為我找著一個魚窩,魚在一堆就是一個魚窩。
陳鳳柱也是在第一天就捕到2噸多魚,賣了3萬多元,絕大多數都是被那些從省內外來的游客買走了。外地游客不僅讓陳鳳柱這些漁民一個月、甚至幾天就賺到了一年的收入,也使一個叫陳興華的人忙得不可開交。
陳興華餐館經理:這魚都是星云湖打撈上來的,這是我妹妹打撈上來的。今天剛打的?今天剛打的,這魚今天賣到1 5元一市斤。
陳興華在星云湖邊的村子里開了一家小餐館,外地游客來了都得吃飯,而且點名要吃剛捕撈上來的鮮魚,陳興華自然不會放過這個賺錢的機會。
陳興華:今天生意特別好,今天上午全部都坐滿了。基本上就一個星期,前三天比較要好一點,每一天都能掙五六萬元。
昆明游客:今天就是江川的開漁節,跟過春節一樣的,挺熱鬧的。我來的時候,路上收費站還挺塞車。
除了吃鮮魚,這些外地游客還對其中一道名叫鹽水魚的菜特別感興趣,而且吃完飯都會買點回去。陳興華覺得這是個增加收入的機會,于是,他在開漁節的那幾天,專門做鹽水魚賣給外地游客。
陳興華:你家一天要煮多少鍋這樣的魚,這兩天開海,還要加班連夜煮,一天大概要煮到200來包左右,2噸左右。
鹽水魚是一種江川的特產,過去漁民捕撈上魚之后,數量太多一時吃不完,就用鹽、辣椒和其它佐料把魚煮熟,這樣保存時間能更長,外地來的游客都把它當作饋贈親友的禮品。
昆明游客李先生:每年開漁節我們都要來一次,每年來都要買一二十盒,今天也買了十多盒。你是什么時候知道這里的鹽水魚好?2005年。
正是從2005年開始,每年的開漁節都有30多萬外地游客涌進只有20幾萬人口的江川縣,不僅抬高了魚價,也推動了江川縣的旅游業,頭三天的旅游收入就超過3000多萬元。在縣城開飯店的趙金慧也是其中的受益者。
趙金慧飯店總經理:每一年開漁節,我們都是提前一個多月就把餐桌訂滿了,開漁節這天來的外地人可能吃不到。
但是,開漁節一年就一次,游客最多的時候也就是頭幾天,那平時還怎么吸引外地的游客來消費呢?趙金慧開始琢磨這個問題。2006年夏天,一個從大老遠跑來買鹽水魚的人給了她啟發。
趙金慧:我不知道是誰送給他的魚,然后他從北京坐飛機,專門買飛機票過來我這里買魚。
趙金慧經過了解才知道,原來鹽水魚的名聲隨著開漁節期間來的外地游客傳播出去了,不少人平時也會特意來江川買。于是,趙金慧改變了經營方式,不單只開飯店,同時還加工起了鹽水魚,數量也是越來越多。
趙金慧:我帶你進去。總共煮了多少斤魚?總共啊,要以噸來計算,不是以斤來計算。
從那以后,趙金慧的酒店里常年加工鹽水魚,星云湖重新封湖禁漁后,她就從山區壩塘的養魚專業戶那里買魚,平均每天可以加工銷售將近1噸,全年500多噸,這反而比她原來的主業餐飲的收入還要多。
趙金慧:平時的魚我們也能保證,我們有基地,然后訂給他們養,不喂飼料的魚,也是活的,所以說我們都沒有影響。
開漁節的舉辦提高了江川的知名度,聚來了人氣,這不僅讓江川的漁民可以一個月打魚就賺一年的錢,而且江川60 0多家飯店、餐館幾乎都加工鹽水魚銷售,加上當地獨特的高原湖泊風光,旅游業繁榮起來,全年接待游客130多萬人,旅游收入3億多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