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廣東南澳縣立足海島的水產資源優勢,努力拓寬海產品加工流通渠道,海產特色品牌香飄海內外。目前,這個海島縣生產的近四十種水產品已出口至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更暢銷全國各地,成為當地海洋經濟新的增長點。
南澳是廣東省唯一的海島縣和漁業縣,全縣海域面積達四千六百平方公里,盛產著魚、蝦、蟹、貝、藻五大類的海產品一千三百多種;并建成了四萬多畝的近!八{色牧場”,遍布三大漁鄉的水產品加工網絡和建成二大海產品專賣市場,使其成為海內外游客購買海貨的“天堂”。
近幾年,南澳縣從實施“海洋活縣”的發展戰略出發,把水產品加工業作為發展海洋經濟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努力構建產業開發平臺。他們以良好的投資硬、軟環境,吸引新加坡、香港、臺灣、內地客商廠家,參與海產品精深度加工研制工作。全縣已建起水產品加工企業十九家,其中有六家廠家形成海產品收購、加工、銷售一條龍生產,僅縣城前江碼頭區內就有四家年產值五百萬元以上的加工廠家和公司,以具有自營進出口權的南澳縣海產品綜合加工廠為最大,年可加工水產品近千噸,主要加工的魷魚、章魚、其它雜魚等產品都銷往島外,年產值兩千多萬元。
目前,該縣已形成遍布后宅、云澳、深澳三大漁鄉的水產品加工網絡,精工研制出海發菜系列、海鮮魚腸系列、瓊脂、三晶飲料系列、即食烤魚系列、魷魚制品系列、深坤魚貨系列等產品;魷魚、美味魷、紫菜、紫海膽、蝦米、毛蝦、海藻、螺類、咸魚、魚露等海產精制品,已成為港澳臺市場的熱門貨,先后打進東南亞、歐美、日本、韓國等海外市場。
堅持市場運作的方式,打響海產特色品牌,是南澳做活海貨銷售文章的畫龍點精之筆。近年來,南澳縣在建成沿;詈ur出口的重要生產基地和粵東水產品批發基地的基礎上,立足海島成為廣東省八條旅游熱點線路之一,投入啟動資金三千多萬元人民幣,先后建成海產品一條街、長山尾碼頭旅游購物區兩大海產品專賣市場和裕興海產品超市,為每年進島的五十多萬游客提供充足優質的貨源、規范的買賣市場。
南澳獨占天時、地利、人和優勢的縣城海產品一條街,從龍濱路頭延伸至海濱路中段不足六百米的街道,就有大小海產品店三十多家,銷售的海產品足足有一百多種,魚、蝦、藻、貝、軟體頭足類等干品產品五花八門,菜式齊全,令人垂涎欲滴。特別是采用傳統手工工藝生產、獨具正宗原汁原味的海馬、海龍、海蛇、章魚干、墨魚脯、對蝦脯、比目魚片、宅魷、澳菜、龍須菜、赤菜等產品,更深受游客的喜愛,顯示了有特色就有錢賺的商理內涵。不少游客一甩手就數百元購買,大包小包提滿手。據這里商界的一位資深人士介紹,有時僅春節、“五一”、國慶三個旅游黃金周期間,光臨南澳的海內外游客購買海產品的總金額就超過八百萬元人民幣。
南方漁網編輯:寒星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