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這幾天,蕭山區瓜瀝中心供銷合作社新聞不斷。繼8月31日成立富農棉花專業合作社后,9月2日,杭州聯農水產養殖合作社又宣告誕生。兩個合作社關連著40多名社員的經濟效益。“專業合作社有專業知識、資金實力、購銷渠道等優勢,發揮‘合作效應’讓社員致富,我們還是有決心的。”供銷社胡榮林主任說。
今年以來,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勢頭較猛。據區農辦統計,6月份以來,新成立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有8家,涉及家禽、蔬菜、水產、棉花、養蜂等多種行業,新增社員200余人。進化食用菌、所前茶葉、河莊風脫水蘿卜等10家合作社正在積極籌建中。
效應之一:能人起到“火車頭”作用
我區的農民合作社成立時間較早,從1987年起步,到2001年形成一定氣候,目前已有21家。這些合作社依托我區的五大主導產業,生產經營涉及苗木、蔬菜、水產、畜禽、蠶繭等領域。
前幾年組建主體以加工企業、供銷社為主。今年以來,我區充分發揮營銷大戶、經營能人的優勢,鼓勵他們牽頭組建專業合作社,共享營銷網絡和市場,帶動農戶與大市場對接。如南陽的聯眾南美白對蝦合作社,是由農業龍頭企業天海水產公司牽頭與13家養殖戶合股組建的,天海占20%%的股份。今年6月份以來,公司為養殖戶解決了飼料配送、技術咨詢等難題,并以高于市場的價格回購白對蝦,使養殖戶得益。
今年8月份成立的國泉養蜂合作社,牽頭人為德興蜂業的總經理楊國泉;正在注冊登記的東江黑魚合作社,帶頭人為坎山水祥黑魚養殖場的陳水祥。有能人帶頭,合作社有了主心骨。
效應之二:合作社有效發揮服務職能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互助性經濟組織。既然是組織,就會有相應的服務職能。
蕭山城廂花卉苗木專業合作社,通過牽線搭橋等多種形式,幫助社員在臨安、建德、衢州、合肥等地投資建基地4200畝。為幫助社員推介產品,合作社出資10萬元,在花木城開設窗口,宣傳社員的產品,接洽來往業務,間接推銷產品近千萬元。通過設立“中國蕭山花木網”,搭建花卉信息平臺,為社員免費提供各種信息達3500余條,無償編印《情況簡介》5800余冊郵寄到全國各地,大大提高了合作社花卉苗木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效應之三:以團隊力量化解經營風險
按省農民合作社條例的規定,合作社社員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合作社承擔責任,合作社以其全部資產對合作社債務承擔責任,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因此,以團隊的力量化解經營風險,成為合作社的一大特點,由此減輕了社員的經營壓力。
去年,國際蠶繭絲綢市場價格波動厲害,給我區經營戶帶來一定的困難和風險。臨浦中心社的蠶桑專業合作社積極應對,自籌資金100萬元,全年收購春繭、秋繭946擔,解決了繭農賣難問題。
同是去年,一段時間大頭菜、蘿卜市場價格一路下跌,蕭山圍墾蔬菜專業服務合作社嚴格按產銷合同價格收購,使農戶減少損失10多萬元。
合作社就像一個大家庭,讓以往靠自己單槍匹馬闖市場的農民,有了聯合起來抗風險的可能,使家庭承包經營責任制有了可依靠的團隊。
效應之四:帶動農民走上致富之路
成立于2001年的蕭山圍墾蔬菜服務專業合作社,成立時社員只有20戶,注冊資金10萬元。4年來,合作社隊伍迅速壯大,現有社員150戶,累計帶動蔬菜種植戶1600余戶,基地面積達4600余畝。合作社實現利潤21萬元,為社員二次返利近19萬元。去年還對社員入社股金按4%%的利率支付紅利,對種植戶按其投售產品的數量、品種給予返利獎勵。
合作社的好處讓農民看得到摸得著。杭州興農出口蔬菜專業合作社,以豐盛蔬菜食品有限公司為依托,面向當地及周邊6個鎮的蔬菜種植戶提供信息、種子、技術及服務,引領當地農民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成立一年來,這個專業合作社累計收購各類時鮮蔬菜6800余噸,收購總額650余萬元,幫助農民增收160萬元。
區農辦婁定水副主任說,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廣大農民走上致富之路。正因為如此,才得到農民的積極響應。到目前為止,全區共有農民專業合作社23家,社員1000人左右,帶動農戶1.8萬戶。這些專業合作社在推進農業產業化、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上發揮了積極作用。(蕭山日報)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