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蘇州日報資訊:螃蟹上市旺季早已過了,但最近反季節太湖蟹的“身價”很牛氣,統貨收購價為30元/公斤,比旺季漲了一倍多。
在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上林村有3萬公斤的太湖蟹依然暫養在蟹池里。“昨天又有人來買了70公斤200克規格的雄蟹,一共進賬16800元”,蟹農沈火明說。據了解,現在上市的反季蟹統貨收購價為30元/公斤,而在大閘蟹上市旺季收購價只有10-15元/公斤,價格漲了一倍多。
記者在橫涇太湖蟹業合作總社上林分社的室內養殖場看到,數不清的“青殼白肚”在池中“悠然自得”。這個室內養殖場大約2500平方米,共有30個小蟹池,屋頂上的電風扇正呼呼地轉著。沈火明說,池中3萬公斤的太湖蟹都是去年11月20日從外塘“搬”過來的,經過100多天的精心照料,現在都很“健康”,到目前為止,成活率達到99.7%。“本來想到3月中旬上市的,可是很多上海、浙江的客戶都主動找上門來,一買就是上百公斤,反季太湖蟹現在很‘吃香’啊。”
沈火明從事太湖蟹養殖已有10年,在長期的“養”與“賣”中,他發現,每逢大閘蟹上市旺季,收購價必然會跌到谷底,而當大閘蟹越來越少的時候,就會出現“一天一個價”的情況,最貴時200克規格的雄蟹每公斤能賣200元。如何打“時間差”,賣出好價錢?沈火明想到了暫養蟹。
2006年,沈火明依靠合作社的力量,建成了大約2500平方米的室內養殖場,暫養3萬公斤蟹,由于當時技術不成熟,死了3000多公斤蟹。“‘暫養蟹’對技術的要求很高,如何分群養、怎么養都非常講究。”沈火明說,選蟹相當講究,每只蟹都是經過嚴格“體檢”后才能進入暫養池;其次,雄蟹與雌蟹不能放在一個池里養,因為螃蟹交配后很容易死去;蟹池溫度也非常關鍵,一旦氣溫上升,就要想辦法降溫,開電風扇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現在其他技術問題都已經解決了,只有溫度不好控制,因此暫養蟹最晚也只能養到5月份。”沈火明有一個大膽的設想,如果能建成全封閉的養殖場,并在里面裝上溫控設備,那么即使在炎熱的夏天,也可以吃到鮮美的太湖大閘蟹了。這個設想得到了當地政府的支持,目前橫涇太湖蟹業合作總社正在計劃聯合當地蟹農,一起規模化暫養太湖蟹。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