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時報資訊:
錢塘江水域生態分布示意圖 趙舒靜 高蕓蕓 制圖水體上層 花白鰱水體中上層 翹嘴紅鲌水體中下層 三角魴和花■ 底層水域 中華鱉 中華絨螯蟹 鯉魚
昨天下午,錢塘江水生生物資源增殖放流,在富春江畔舉行。浙江省及杭州市財政共投入100萬元,放流了中華鱉、中華絨螯蟹等11個品種、約1100萬尾水生動物。數量還是品種,歷年來規模最大。
靠捕魚一年收入超10萬元
常見的花鰱、青魚等外,錢塘江珍稀土著品種,如三角魴、中華鱉、中華絨螯蟹等引人注目,其中,三角魴10萬尾、中華鱉1萬只、中華絨螯蟹150萬只。
增殖放流,最開心的要數江邊漁民。因為錢塘江的野生魚、鱉、蟹越來越少,價格一路飆升。
富陽漁村漁民孫家林,忙著往江里倒小甲魚,他開心地說:“上星期我還捕到一只1斤多重的中華鱉,賣了六七百塊錢!彼耐鍧O民,一年收入高的超過10萬元。
味道實際上比陽澄湖蟹好
這次放流,經濟價值最高的數中華鱉和中華絨螯蟹。
錢塘江野生中華鱉每年才長三兩,營養好,市面上可賣到480元一斤。
中華絨螯蟹是錢塘江流域的土著蟹,放養到陽澄湖就是陽澄湖大閘蟹。因為錢塘江水質比陽澄湖好,在這里放養的蟹,味道實際上比陽澄湖蟹還要好。放下去時只有0.1兩重,價格約0.2元,今年10月可捕,重約三四兩,每斤市場價至少100元。
花白鰱等對錢塘江功不可沒
人工增殖放流,不僅漁民得實惠,對生態環境也有重要的修復作用。
增殖放流的品種和數量,經過專家多次論證;謴湾X塘江天然經濟水生動物多樣性,優化魚類種群結構,改善江域生態環境。
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所長葉金云說,比如,俗稱包頭魚的花白鰱以浮游生物為食,如藍藻綠藻等,能降低水質富營養化,號稱錢塘江水體的“凈化器”。
花白鰱生活在水體上層,三角魴和花■活躍在水體中下層,翹嘴紅鲌屬于中上層魚類,中華鱉、中華絨螯蟹、鯉魚則生活在底層水里。他們各司其職,凈化并修復著錢塘江生態。
錢塘江生態遭嚴重破壞
錢塘江生態遭受嚴重破壞,“我捕魚30年了,30年前一撈滿滿一網的鰣魚、刀魚,現在一條也沒了!崩蠞O民孫大伯說。
近年來,由于水污染、過量采砂等原因,破壞了底層生態,錢塘江的水溫、潮流發生巨大變化,改變了魚類的產卵繁殖條件。有的魚類因此喪失了繁殖能力,如花白鰱,越來越少。而鰣魚、刀魚,則面臨絕種的危險,但專家們對此也束手無策。
“錢塘江自然生態的恢復,光靠增殖放流不能根本解決。最終,還是要依靠改善沿岸、江中的生態環境!焙贾菔袧O政站站長俞永田說。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經營管理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