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新疆經濟報報道 7月21日,上海水產大學在烏市達坂城區柴窩堡湖建立了第一個實驗基地。來自該校的17名在校大學生,將在柴窩堡度過19天的暑期社會實踐基地教學活動。
上海水產大學和新疆有著很深的淵源。新疆每年向上海水產大學輸出60名高素質人才,這些學子學成回疆后,成為新疆水產事業的骨干力量。而上海水產大學從1997年后專門辦過新疆班,培養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相關專業的人才。
湖面面積約30平方公里的柴窩堡湖,地處烏市達坂城區西部。二十世紀70年代,一批上海知青來到這里,開創了柴窩堡湖水產養殖業,柴窩堡湖是新疆首家引進中華絨鰲蟹、首家引進池沼公魚并人工孵化成功的單位。
上海水產大學在柴窩堡湖建立社會實踐基地,就是看中了柴窩堡湖豐富的水產資源和較大的開發潛力。雙方聯手,欲利用柴窩堡與全疆水產科技中心緊密聯系的優勢,借助上海水產大學的科技力量,把柴窩堡湖建成全疆特種優質水產品繁殖培育基地和水產培訓、科研、推廣和交流中心。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