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近日從在湛召開的首屆粵、桂、瓊、珠海“三省一區”檢驗檢疫系統出口水產品規范化管理工作交流會議上獲悉:為積極推動泛珠三角“9+2”區域協調發展,加強泛北部灣在出口水產品檢驗檢疫方面的合作,廣東、廣西、海南和珠海檢驗檢疫局達成共識,建立合作交流運行機制,共同抓好水產品規范化管理并促進出口。這是我國檢驗檢疫系統區域間首次建立的水產品監管合作機制,對形成區域水產品監管的“一盤棋”,加強水產品的規范化管理和促進水產品的出口必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據國家質檢總局食品安全局李春風處長介紹,首屆粵、桂、瓊、珠“三省一區”檢驗檢疫系統出口水產品規范化管理工作交流會議最大的成果是建立了一套加強區域檢驗檢疫系統規范執法的協調運行機制,且具有較強的約束力。據了解,“三省一區”檢驗檢疫局將在水產品規范化管理方面,重點推進七項工作:一是規范供貨證明管理。二是按照《出境水產品追溯計劃要求》,建立出口水產品批次管理和追溯計劃,確保跨省區流通的原料具有可追溯性。三是按照“公司+基地”的生產管理模式要求,鼓勵出口加工企業建立跨區域原料基地。四是規范出口水產品原料(主要是養殖蝦)的流通。五是按照國家質檢總局的統一部署,在具備條件的出口水產品加工企業和養殖場逐步推進電子監管,提高監管效率。六是實行出口水產品加工企業“優良名單”和“黑名單”制度,扶持優良企業及積極配合備案管理的養殖場。七是加強與地方政府的協調溝通,發揮行業協會作用。
南方漁網編輯:寒星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