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中國質量報報道 上海人蠻“刁”,凡不達標的外地水產品都被拒絕進入其市場,可洪湖牌水產品卻銷售走紅,且價格高出同類產品的50%。這是因為,洪湖水產品是按標準生產的。
現有面積4.5萬公頃的洪湖是湖北第一大淡水湖、全國第七大淡水湖,水產品總量居全國第二位。2003年以前,這里的水產品養殖都是漁民一家一戶自然養殖,水產品的養殖和生產加工都沒有可依據的標準,產品質量也沒有保證,往往造成水產品總量很大,但不是因產品質量問題賣不出去,就是價格低,漁民增產不增收。2002年,全市水產品大豐收,漁民們喜不自禁,可到年底,全市15萬噸水產品幾乎有一半壓塘,很多漁民連過年的錢都沒有。
從2003年開始,洪湖市把水產標準化的實施和推廣作為解決“三農”問題戰略措施,常抓不懈。目前,該市有8個國家和省級水產品示范區,還有戴家場網箱養鱔國家農業標準化示范區、濱湖無公害河蟹養殖省級示范區等,面積6.7萬公頃,制定和發布黃鱔、河蟹等養殖地方標準10多項。同時,建立6個嚴格按國內外標準生產的示范龍頭加工企業,21個產品申報了無公害和綠色食品標志,德炎公司的“德炎”系列產品通過了HACCP體系認證、美國FDA和歐盟EEC認可的衛生注冊認證,在歐美市場可自由進出,德炎公司也因此成為湖北水產品出口歐美的領軍人物。
標準化養殖使洪湖水產品瀟灑闖市場。7月下旬,記者赴洪湖市采訪,偶遇西班牙水產品采購團在德炎公司洽談業務。團長馬丁告訴記者,按標準生產的洪湖水產品,在歐盟各國很受歡迎,他此次也是慕名而來。據洪湖市政府有關負責人介紹,去年,該市20多萬噸水產品不到年底就被國內外客商搶購一空,水產品創匯近千萬美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940元,比上年增長35%。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