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3-6-30)大洋網訊 據信息時報報道,日前,備受關注的東莞市蠔崗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發掘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經國家歷史名城保護委員會組成的考古專家團專家科學論證,一致認為該遺址是東莞歷史文化名城的基石,并命名為“珠三角第一村”。
蠔崗新石器時代遺址位于東莞市南城區勝和管理區蠔崗西端,居于東莞市中心地帶。據考證,該處是距今約5000年珠江三角洲最早的古人類村落遺址之一,遺址保存完好。經試掘,有房屋、墓葬、活動面、垃圾堆放處等標志。地層堆積厚,遺跡遺址較為豐富,是珠三角及東莞歷史文化主要發源地,被考古專家建議命名為“珠三角第一村”。
今年4月中旬,東莞市博物館聯合組隊對其進行科學的鉆探和發掘,目前已經初步摸清遺址的堆放情況、分布范圍和文化特征。
據悉,東莞市文化和文物保護部門已經出臺遺址公園建設方案,改善城市環境,提高東莞名城的知名度和文化內涵。據了解,開發后的遺址公園,將派專人管理,并開發以蠔為主題的相關產業,以滿足長期保護的需要。同時在公園內設置遺址保護展示區和展示廳,應用科學手段對遺跡、地層剖面加固。
采集:姜玲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