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浙江早報報道 昨天上午一大早,家住北侖春曉鎮洋沙山的劉先生剛出家門,心跳就急劇加快,做了10多年漁民的他被眼前的一個“怪物”嚇懵了,“這個怪物比鯨魚還要大,直挺挺地躺在離我家不遠的海塘邊,我出海多年也未曾見過。”
其實,不僅是劉先生,就連專門研究海洋生物的專家也表示,“怪物”實在怪異,無法認定真實身份。
頭骨就達100多公斤
為一堵“怪物”真面貌,昨天早上,記者特意趕往劉先生所說的洋沙山昆亭永年塘,只見“怪物”橫“躺”在海塘防洪堤上,整體呈三角狀,黑黝黝的一大團,散發著陣陣腐臭味。
當地10多位漁民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議論“怪物”來歷。走近看時,“怪物”頭部細細長長,表皮上覆蓋著一層類似毛發的物體,光嘴巴就有近1米長;軀干肥碩,松軟地“趴”在海塘條石上,腹部寬三四米,上面有一條條橘黃色的條紋,已經有部分腐爛,露出粗壯的背骨。“怪物”的頭骨、尾骨脫落,被海水沖到了海堤上。
漁民老李說,這個“怪物”肯定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因為它的胸部跟許多生活在海洋的大型動物一樣,表皮又厚又硬,猶如橡膠一般。
在海塘邊搞養殖的梅師傅說,“怪物”是20日中午巡查海塘的村民發現的,他在海里討了那么多年生活,從沒見過這樣大的“魚”,“大家都不知道這是什么,那天上午,還有4個小伙子在它身上割了一大塊肉,估計100多公斤重,抬回家‘研究’去了。這兩天來了很多專家,也都說不出個所以然。”
被“海棠”吹上岸
聞訊趕來的北侖區海洋與漁業局工作人員仔細測量得出“怪物”體長近12米,估計有兩噸重。該局研究海洋生物的胡先生說,從腐爛程度看,“怪物”大概死了一個星期,可能前幾天刮臺風被沖了上來,“從整體結構判斷,不太可能是魚類,光從頭部形狀分析,我覺得有可能是鱷魚”。
但一旁圍觀的漁民表示不同意見,一名王姓漁民說,他5年前隨船隊出國遠洋,見過海象,“怪物”就跟海象長得差不多,尤其是嘴巴。也有漁民覺得這就是一條普通的魚,只是長相怪異而已,就跟人一樣也有高矮胖瘦和好看難看之分。一位小伙子還打趣道:“搞不好,還是恐龍,從幾百米深的海底躥到了海面上。”
身份將成為不解之謎
由于“怪物”腐爛嚴重,加之下肢和尾部缺失,專家均稱,已經無法準確判斷“身份”,也不可能再制作成標本了,看來“怪物”身份將成為一個不解之謎。
寧波大學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的一位專家表示,自己沒有親臨實地,無法判斷,但根據記者的描述,巨鱷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巨鱷一般生活在熱帶淡水區域,這么大的鱷魚究竟從哪里來,又怎么會死在北侖海塘邊,無法解釋。而海象身體龐大,皮厚多皺,有稀疏的堅硬體毛,嘴巴尖尖長長的,都跟描述中的“怪物”長相極其相似,不過海象雖然會進行短途旅行,在太平洋現身,但作為北極特產動物,又是怎么來到亞熱帶的東海海域呢?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