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新疆天山網報道 黑魚(丁鮭)、鮈魚、羅魚(貝加爾雅羅魚)、五道黑(河鱸)、東方歐鳊、鯽魚、鯉魚等等,“福海野魚”,一頓豐盛的漁宴。整個午餐,大家胃口大開。只是感嘆,以后如果不來新疆福海縣,恐怕再也吃不到如此豐盛的漁宴。
7月22日中午,我們參加新疆50年采風的一行人經過4個多小時的奔波,從哈巴河縣來到了福海縣,實地感受一下福海的漁業發展。
福海縣是北疆最大的天然漁業基地和自治區漁業重點縣,被譽為“準噶爾明珠”的烏倫古湖,煙波浩淼,面積約150萬畝,為全縣水產業的中心。烏倫古湖由大海子(布倫托海)、小海子(吉力湖)兩部分組成,湖水清澈,盛產銀鯽、花丁鮈、羅魚、丁鮭、河鱸、東方歐鳊等等。
2003年,福海縣正式實施烏倫古湖水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項目,投資370萬元從根本上保護和增殖烏倫古湖一些種群銳減或瀕危的土著經濟魚類,優化烏倫古湖水生野生動物種群結構。2004年,救護中心繁育土著野生魚苗600余萬尾,培育魚種近100萬尾,放流吉力湖75.2萬尾。同時,將休漁期由原來的4個月延長到6個月,跨躍整個魚類生長最旺的春夏兩季。靜養后,魚大而肥,走上了可持續發展的道路。2004年,該縣漁產量達到4500噸,產值3500萬元,同比增長40%,漁民人均純收入較上年增長7.5%。
福海縣還堅持走多元化開發的路子,依托水產業,發展以大雁、黃鴨、麻鴨、鵪鶉等為主的特種養殖業,搞“上禽下魚”式的立體綜合開發,爭取用3-5年的時間使特禽養殖規模達到10萬只以上。
只是一頓普通的午餐,前來品嘗漁宴的游客便絡繹不絕。“福海野魚”其實早已飄香萬里。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