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泉州晚報資訊:大量的臺灣自捕魚正源源不斷地從惠安崇武中轉大陸各地。昨日,記者從泉州海關獲悉,今年1—5月,泉州監管對臺小額貿易總額達272萬美元,同比增長35.67%。其中增幅最為明顯的是臺灣水產品,該口岸進口量達2552噸,比增158.45%。崇武口岸已經成為臺灣零關稅水產品“登陸”的最大集散地,進口量占全國的比重達96.8%。
今年最多的時候,每月有近20艘滿載臺灣水產品的漁船靠泊崇武口岸,僅一季度,崇武口岸臺灣零關稅水產品進口量就同比增長了近10倍。這些臺灣水產品以鯖魚為主,價格較為便宜,主要銷售到對水產品有較大需求的工廠和高校食堂。由于水產品需要保鮮,因此目前臺灣水產品主要銷售地大多仍在省內。
海關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進口量增長與政策的扶持是分不開的。早在2007年3月20日,海關總署就發布了對臺灣地區19種進口農產品免征關稅的公告,正式對原產臺灣地區的11種蔬菜和8種水產品實施進口零關稅措施。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