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第一食品網 資訊:上周,越南發生集體中毒事件,數百名工人被懷疑因食用金槍魚中毒。但是在便宜的價格的驅使下,民眾對于中毒警告似乎充耳不聞,胡志明市當地便宜的金槍魚銷售仍然火爆。
周六下午,胡志明市7區新順(Tan Thuan)市場,女工人們蜂擁購買發著一股怪味的魚。據一消費者介紹,大多數的攤位都有銷售金槍魚,且銷售情況要比淡水魚好,原因就是價格便宜。
新順出口加工區的一名服裝工人告訴記者,金槍魚每千克只賣1.69美元,相比之下,其他淡水魚的售價均要高出1/3。她選擇購買金槍魚的原因即是價格較低,同時自己也比較喜歡金槍魚的口味。她說,金槍魚腌泡汁可以在飯桌上另為一道菜,能省不少家庭開支。
目前,守德縣(Thu Duc)的兩個市場,Linh Trung和Tam Binh市場,一周以來金槍魚銷售異常火爆。盡管上周有消息報道稱,金槍魚涉嫌導致四個工廠數百名工人食物中毒,附近工廠的工人對此咸水魚仍然“一往情深”,爭相購買。
事件經過
據越南《勞動報》報道,上周二,守德縣和平政縣(Binh Chanh)兩家公司的近350名鞋廠工人在午餐進食金槍魚后被送往醫院。周五另外兩家公司又有76名工人住院。
據市衛生官員稱,金槍魚是第一嫌疑。周六,當地機構從批發市場中抽取金槍魚樣本進行檢測。官方要求在金槍魚檢測結果出來之前停止或限制攤點銷售。
同日,胡志明市衛生部門向市教育培訓部門,市出口加工工業區機構,以及區行政部門發送緊急通知,建議餐廳里勿提供金槍魚。
專家分析
峴港(Da Nang)市一海鮮貿易公司主任告訴《西貢報》,由于天氣炎熱,冷凍魚類易解凍融化變質。今年高溫天氣持續時間長達數月,金槍魚時有變質。
他說,金槍魚一旦冷凍不當,肉內的蛋白質便會降格,產生組胺,食用后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大量的組胺會導致中毒。海產進口商在進口產品時往往要求產品中的組胺水平最小化。
他介紹說,許多海鮮產品死亡后都會產生組胺,甚至在高溫烹飪后仍會存在。
胡志明市衛生部負責食品衛生與安全的領導對《勞動報》說,工廠的食物供應商往往不在意材料的質量,只顧著壓低采購價格。金槍魚在非冷凍的條件下,幾個小時內就會產生毒素,且產生速度很快。
據《勞動報》援用該領導的話稱,目前金槍魚未被禁賣,但須在衛生安全條件較好的市場上,才能購買到質量有保證的金槍魚。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