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臺州數字報資訊:海蜇人工養殖多見于北方,南方很少見。三門縣海游鎮晏站村養殖戶倪忠漢今年從遼寧引進3萬多尾海蜇苗種,在晏站涂800多畝河港里試養獲得成功,第一茬畝產量500多公斤,畝產值5000多元,走出一條水產養殖新路子。這在臺州還是首例。
倪忠漢今年50多歲,從事水產養殖業有23年了。他養過青蟹、東方對蝦、長毛對蝦、泥蚶等,曾榮獲三門縣首屆優秀農村實用人才、優秀種養大戶等榮譽稱號。
今年初,倪忠漢從網上和電視上看到北方有許多人養殖海蜇,經濟效益很好,于是通過市場調查決定試養海蜇。
晏站涂有一條河港,水質好,微生物含量豐富。3月份,倪忠漢投資20多萬元在此建起養殖場。5月初又投資5萬多元,從遼寧引進3萬多尾海蜇苗種,放養在800多畝河港里,并從福建聘請了一名有豐富水產養殖經驗的專家擔任技術員。
據水產專家介紹,海蜇是大型食用水母,生長快,周期短,50多天就能達到五六公斤可以出售。養殖海蜇省工、省本、省料,它以浮游生物、微生物等天然餌料為食,不需要另喂餌料,可以采取圍網養殖和大棚養殖,水深在1.5米以上的河港、圍塘和灘涂均可。南方4月至10月都可以養殖,一年能養3茬。海蜇生長環境要好,水質要清晰無污染,它碰到藥物、油污就要死亡,因此成活率很低;溫度要適宜,一般水溫在15℃至30℃;鹽度要適中,一般在15%。至18%。。
在試養中,倪忠漢每天檢查漁網有無漏洞,防止逃走;測量水溫和鹽度進行記錄,適時調節。在他的精心養護下,3萬多尾海蜇50多天都長到六七公斤以上。
6月28日,筆者來到養殖場,這里正在大規模捕撈,不到3個小時就捕撈了3000多公斤,當場被寧海一家水產品加工企業以每公斤14元的價格收購一空。對方與倪忠漢簽訂協議,所養海蜇全部收購。
倪忠漢告訴筆者,第一茬出售完后,他立即到遼寧再引進海蜇苗種養殖。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