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1日下午,當記者走進遼寧省營口市海洋與漁業局局長辦公室時,王威良局長正在接聽電話。頻繁的電話聲中,本報記者完成了對王局長的采訪。
記者:開海日期較原定的8月7日提前了19天,對海蜇捕撈會不會有影響?
王威良:原定計劃是根據有關專家的分析決定的,因為到8月7日海蜇長得最好。但是漁民群情高漲,強烈要求開海,政府深知百姓心情,經協商提前開海。
記者:往年開海的時間也提前嗎?
王威良:近3年來,每年都是提前開海。去年是7月29日開海的,也提前了。
記者:今年營口地區海蜇產量受提前開海影響大嗎?與往年相比如何?
王威良:與往年相比,今年的海蜇算是豐收。去年,營口漁民捕撈的海蜇總產量是6000噸,今年是20000多噸。
記者:今年豐收的原因是什么?
王威良:國家和省政府加大資金投入,實施遼東灣海蜇資源增殖放流。全省在大連、營口、盤錦等市選擇了5個適宜海蜇生長、苗種運輸方便的放流點。全省今年共放流幼蜇1.55億個,同時可拉動加工、流通等相關產業發展,使沿岸漁民人均增收700元。
記者:為什么國家和省政府要投放幼蜇?
王威良:海蜇是遼東灣惟一能形成資源優勢的經濟品種,也是遼東灣沿岸漁民維持生計的主要經濟來源。近幾年,由于捕撈強度大和環境污染等原因,遼東灣海蜇產量大幅度下降。投放幼蜇是為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保護遼東灣海蜇資源,為漁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和生產環境。
南方漁網編輯:寒星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