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4-9-6)面對愈演愈烈的福壽螺危害,覃塘區農民找到了對付它的好辦法,不僅減少了福壽螺的危害,而且增加了收入。
上世紀八十年末,由于引進的福壽螺不適宜本地人口感,被大量拋棄荒溝野外,致使大江小河、田野荒澤到處出現福壽螺的蹤跡。它蠶食秧苗,造成糧食減產。后來,覃塘鎮姚山村農民韋暢杰首先想到變害為寶辦法,把福壽螺水煮后挑出熟肉,伴以其它飼料用來喂養雞、鴨、豬。于是他專門做起了福壽螺生意,每天收購加工150—200公斤福壽螺,把螺肉烘干,賣給禽畜養殖專業戶,螺殼則烘干碎粉作為肥料使用。這樣,他每天獲利30元左右。隨著這項生意有利可圖,越來越多的農民加入福壽螺加工行列,每天加工量達4000公斤左右。(貴港日報)
采集:姜玲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