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近日,市農業行政綜合執法支隊漁政稽查大隊查獲一起非法運輸鱘魚卵案,收繳價值30萬元的鱘魚卵100萬粒。
11日,漁政稽查大隊接到群眾舉報,稱有人非法運輸史氏鱘卵。執法人員迅速趕到太平國際機場貨運處檢查,扣押了撫遠縣汲某非法外運的27箱約100萬粒史氏鱘卵。經查,這批鱘卵來自設在撫遠的黑龍江省特產魚類研究所。因南方氣候溫暖,魚類孵化、生長期短,該所準備將這批鱘卵運往設在南京的孵化基地進行孵化,但沒有按規定辦理運輸許可證,汲某為押運員。因史氏鱘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與鰉魚一樣是我省特有保護品種,國家對其捕撈、馴養、繁殖及經營行為均有嚴格規定。因此,市漁政稽查大隊決定依法沒收這批鱘魚卵,并對汲某處以1萬元罰款。
由于這批授精鱘卵在4天內必須孵化,否則將全部死亡,執法人員立即將鱘卵送到哈市農科院水產分院進行搶救性孵化,3天后約孵出15萬尾鱘苗。這時,省特產魚類研究所提出購買鱘苗申請,市漁政稽查大隊根據實際情況,從減少被處罰單位經濟損失的角度出發,決定將10萬尾鱘苗按市場價格優先賣給他們,所得上繳財政。剩下的5萬尾魚苗將在6月中旬放流到黑龍江中。
史氏鱘
又名施氏鱘,黑龍江鱘,與達氏鰉一起統稱鱘鰉魚。誕生時代為白堊紀,距今約65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是我國現存鱘魚中最具有經濟價值的優質珍稀魚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目前世界上僅有三個鱘鰉魚淡水生態區域,我省是其中之一。主要分布在我省黑龍江及其相通的江河湖泊中,是捕撈量最高的品種,年產約100噸。它身體細長呈細紡錘形,裸露無鱗,背有5行大的菱形骨板,幼魚骨板帶有尖棘,為軟骨硬鱗魚。其身體背部為棕灰色或褐色,幼魚為黑色或淺灰色,腹部均為白色。
史氏鱘具有個體大、壽命長、幼魚成活率高、生長速度快等特點,可在魚池及其他人工水環境中正常攝食生長。最大個體可達100公斤以上。
采集: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