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5-6-13)下午,雖然細雨霏霏,但在浙江省溫嶺市橫峰街道祝家洋村的基本農田里,許多農民還是躬著腰,來回地捕捉福壽螺。在田埂頭、田塊邊角,記者還發現了成堆的死螺。
連日來,記者連續接到農民反映,稱農田里福壽螺泛濫成災,蠶食秧苗,成為危害農作物的“殺手”。科技示范戶西洋村農民金宗林今年再度與該市農林局、市種子公司合作,除推廣種植30畝的E26(甬優6號)超級雜交水稻外,還試種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發的“e福豐優11”和“培兩優慈4”兩個新品種。此外,他還試著引進了4個水稻新品種,這兩天,由于田地里福壽螺特別多,老金都和雇工在一起,忙著在田地里捕捉田螺,噴藥除害。他說:“田地里福壽螺特別多,把秧苗都吃了,特別在地塊比較低的地方,吃的最多,一趟捕下來,可捉到一捧。”
據了解,福壽螺孵化后不久即開始嚙食水稻等水生植物,水稻插秧后至曬田前是主要受害期。它咬剪水稻主蘗及有效分蘗,致有效穗減少而造成減產。此螺原本從臺灣等地引進,加工后可以食用,一度時期成為群眾餐桌上的美食,后來由于河水污染,大家都嫌螺臟而無人食用成為“棄兒”,以致現在河道里福壽螺多的沒人要,它們隨農業用水“爬”上農田,反而成為了危害農作物的“殺手”。
為捕殺福壽螺蠶食水稻,在田地里,一些農民還買來農藥進行除害。但農業技術人員告誡說:噴灑農藥不是最好的辦法,同樣也會影響秧苗的茁壯成長,造成減產,最好的辦法是推廣稻田養鴨技術。
采集:姜玲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