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三湘都市報報道 藍色的水面上,魚兒扎堆似地圍攏在自動投餌機旁搶著吃食,只聽到自動投餌機投餌時的“滋滋”聲。前不久,記者來到湘陰縣月湖特種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組織水產養殖現場,不自覺地放輕了腳步,惟恐打擾吃食的魚兒。
一口16畝的精養魚池里,七八個村民慢慢地將魚網收攏,一兩斤重的青魚紛紛往外蹦跳,水花不時濺到村民們黝黑的臉上。村民王建平樂呵呵地說:“喂了不到半年,沒想到這魚兒長得真是快。有了特種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組織,我們只管坐收‘漁翁之利’了。”
月湖特種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組織成立于2002年3月,實行“合作組織+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統一向128個會員提供種苗、飼料和技術,統一回收鮮魚、甲魚等水產品。理事長易輝煌介紹,合作組織運作起來如魚得水,光是統一采購飼料,每噸就節約了400元。會員出產的魚,全部由合作組織按略高于市場行情的價格收購,再統一銷售。現在正是旺季,合作組織每天都有一車魚銷往廣州、長沙、武漢等地市場。王建平去年產魚20多噸,賺了7萬多元,比加入合作組織前多賺了近2萬元。
在淡季,合作組織更是成了養殖戶的“避風港”。去年10月開始,鮮魚價格跌至每公斤6元。合作組織將會員的魚收購上來,集中在基地水面喂養。今年開春后,魚價回升到了每公斤7元,合作組織將其全部銷往長沙,每噸魚幫養殖戶增收150元。
編輯: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