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4-11-29新聞)入冬變冷,不愿下水電捕黃鱔的農民,普遍改用在田里撒農藥的方式捕黃鱔。這些黃鱔相當一部分進入主城市場,有的已經發(fā)綠變臭。
渝中區(qū)石灰市農貿市場專門批發(fā)黃鱔的老板透露:死了的黃鱔就加工成膳片送給賓館、餐館。
市農藥檢定所藥檢科科長李麗稱,食用殘留有農藥的黃鱔,會損害人體神經系統(tǒng)和多個器官。而此類黃鱔進入市場后,尚無具體部門監(jiān)管。
24日下午,在永川市玉屏市場的一個角落里,記者見到大量已經發(fā)綠的黃鱔攤開擺放在攤位上。攤主楊二娃告訴記者,這些黃鱔都是用農藥毒的,下水就要翻白肚,所以只能攤開晾著。
25日上午,在永川市朱沱鎮(zhèn)菜市場,記者看見一些農民背來大筐小筐的黃鱔在出售。一個農民的背篼里的黃鱔已經發(fā)綠。該農民說,這些黃鱔有10多公斤,可能是藥稍微下重了點,所以快死了。
“我們頭天下午把農藥灑進田里,第二天早晨黃鱔就會被毒翻,我們只管撿去賣就行了!”23日下午,永川市南大街欄桿村農民李某告訴記者,他家附近一帶水田里的黃鱔,已經在前一個月時間被他用農藥毒光了,他正準備出門打工。
在欄桿村一塊水田邊,記者看見田里沉著一只只死魚爛蝦。附近的村民告訴記者,它們都是被毒黃鱔的農藥毒死的。
據李某介紹,每年10月下旬之前,他們一般是用電擊的方法捕捉黃鱔,但是要人穿著膠靴下到水里;入冬之后,田里的水冷得刺骨,讓人受不了,而且這時節(jié)的黃鱔大多鉆進很深的泥洞里冬眠去了,很難用電擊器電到,所以只有用噴灑農藥的辦法,一毒就是一大片,比電擊有效多了。
欄桿村李某介紹說,毒黃鱔的藥是用甲氰菊酯和20%氰戊菊酯乳液兌制的,將兩種農藥按一定的比例兌在清水里,下午5至7點在農田里噴灑,第二天早晨,中毒的黃鱔都會翻著肚皮浮在水面,這時拿個網兜就能輕松地把黃鱔撈起。
“藥一定不能下重了,剛剛能把黃鱔毒昏就行了,不然黃鱔會被毒死,不好賣!”李某說,“甲氰菊酯3元一瓶,氰戊菊酯乳液1元一支。一瓶甲氰菊酯配兩支氰戊菊酯乳液,5元錢的藥可以噴灑約半畝水田,運氣好的話可以毒上10斤的黃鱔,能賣100多塊錢,跟電擊比起來又便宜又省事!”李某還說,用農藥毒黃鱔的方法只適合在冬季,這時候的黃鱔已經不再繁殖,所以不會因此帶來損失。
記者發(fā)現這兩種農藥在當地賣農藥的店鋪都有出售。記者走進一家店鋪,打聽毒捕黃鱔的藥。店老板立即拿出一瓶甲氰菊酯和兩支氰戊菊酯乳液。店老板說,當天甲氰菊酯就賣出去300多瓶,氰戊菊酯乳液也賣了幾百支,而上一個月光是甲氰菊酯就賣了100多件,每件50瓶。“在水果蔬菜用藥的旺季一個月也不過賣幾十件貨,這段時間生意好慘了!”永川市農技站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甲氰菊酯和氰戊菊酯乳液都是用來防治果樹、蔬菜蟲害的,現在本來不是果蔬蟲害的防治季節(jié),大多數人把這兩種農藥拿去毒黃鱔了。
這位農技員說,目前市場上出售的黃鱔分成人工養(yǎng)殖和野生兩種,而人工養(yǎng)殖技術在西南地區(qū)還沒有得到應用,本地黃鱔都是野生黃鱔,因此存在冬季捕捉比較困難的情況,一些農民貪圖方便想出了用農藥毒捕黃鱔的主意。
25日,渝中區(qū)石灰市市場某黃鱔批發(fā)門市黃姓老板娘告訴記者,在這個季節(jié)出售用藥捕的黃鱔也屬于沒有辦法:“重慶、四川、貴州一帶沒有人工養(yǎng)殖黃鱔,如果要好黃鱔,得再過一個月,等湖北方向的人工養(yǎng)殖黃鱔開始供應重慶市場的時候。”姓黃的老板娘說,她們這里的黃鱔都是梁平、永川、榮昌一帶賣過來的。
25日下午,在渝中區(qū)石灰市農貿市場一個經營黃鱔的門市里,記者見到一個年輕婦女動作麻利地給顧客殺黃鱔。當記者指出她這里的黃鱔顏色發(fā)綠,而且不怎么動彈時,年輕婦女申辯說,這個季節(jié)的黃鱔很多都是用藥捕的,我市著名的XX百貨商場連鎖超市就是這里供的貨,吃了不會出拐。
在這家門市旁邊,是一家規(guī)模更大的黃鱔銷售和加工門市。門市里修有幾個大水池子,池子里裝滿了黃鱔。門市里坐著兩個中年婦女,對于吃過農藥的黃鱔會不會讓消費者出事,她們異口同聲地說“絕對沒問題”。“我們以前長期給某大酒店送這種貨!”另一名婦女指著一盆變綠發(fā)臭的黃鱔說,“死都死了的,我們還不是加工成鱔段后按照活黃鱔每斤12塊錢的價格賣給他們!所以越是在高檔的地方,我們越不敢吃黃鱔!”
這兩名婦女稱,在銷售量大的時候,這里一天要賣出上千公斤黃鱔,楊家坪、觀音橋市場的零售攤販也經常在這里拿貨,她們的主顧中還有某大型餐飲企業(yè)和某五星級酒店。
26日下午,記者將毒捕黃鱔的兩種農藥帶到重慶市農藥檢定所咨詢。該所藥檢科李麗科長稱,每種農藥都有嚴格的使用范圍,而且絕對不允許用來毒捕黃鱔。用農藥毒捕的黃鱔體內,會殘留農藥,人在食用后會引起神經過敏、嘔吐、悸懼等反應,嚴重時導致全身痙攣,危及生命。記者在甲氰菊酯的包裝說明上還看到:誤食這種農藥中毒后暫時沒有特效解毒劑。李科長說,幾年前她就知道用農藥毒捕黃鱔的事,所以她和家人從來不吃黃鱔。
江北區(qū)農業(yè)局農技站周站長說,用來毒黃鱔的甲氰菊酯和氰戊菊酯乳液的毒性都足以致命。
江北區(qū)中醫(yī)院急診科李醫(yī)生說,吃這種黃鱔可能會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危害人的神經系統(tǒng),并且對肝臟等人體重要臟器造成嚴重損壞。
26日,記者采訪多個部門后發(fā)現,我市還沒有阻止藥黃鱔流入市場的相關監(jiān)管制度和手段。
市衛(wèi)生局衛(wèi)生監(jiān)督所執(zhí)法大隊隊長何忠誠說,用農藥毒黃鱔本身就是一種非法行為,因此國家不會制定允許黃鱔有農藥殘留的標準,所以他們也就沒有依據對黃鱔進行農藥殘留的檢測。該所監(jiān)管科黃科長告訴記者,這種黃鱔不歸衛(wèi)生監(jiān)督部門監(jiān)管。
江北區(qū)農業(yè)局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農業(yè)部門只對生產環(huán)節(jié)進行相關管理,用農藥毒捕的黃鱔流入市場不在他們的管理范圍。
隨后,渝中區(qū)工商局相關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的農藥殘留檢測主要是針對市場上的蔬菜,工商沒有對黃鱔進行過此類檢測,而且,也沒有儀器對其進行檢測。對于用農藥毒捕的黃鱔在該轄區(qū)出售的問題,該工作人員表示將進行調查處理。 (重慶商報 )
南方漁網編輯:寒星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