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常州日報資訊: 經歷17年風雨,凌家塘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始終欣欣向榮,興了一個產業,活了一方經濟。目前,凌家塘市場在全國同行業中排名第4位。
這也引得周邊地區同類市場虎視眈眈,不惜重金挖其經營商戶。擺在面前的這場巨大考驗,直接關系到市場的興旺與否,凌家塘如何應對?
一
2008年下半年,原凌家塘市場宣塘橋水產品分市場整體搬遷。江陰小湖商貿城有限公司立即展開攻勢,對凌家塘市場水產區經營戶進行低價招商,并承諾給予高額風險金補貼。受利益趨動,一些經營戶動搖了,其中一部分人甚至拔營離去,落戶小湖。
這是一場巨大考驗。董事長張建方坦言“有壓力”,但有壓力的同時更有自信,這份自信來自于凌家塘市場優越的經營設施條件、規范的市場管理、安全有序的經營環境、文明高效的市場服務。
“類似的競爭,并不是第一次,也不可能是最后一次,越是考驗當前,越要按市場規律去維護公平的競爭秩序。”凌家塘在第一時間作出回應:發揮市場品牌效應,加大招商力度,通過產銷對接等加大貨源組織力度,保障市場供應充足。目前,不少拔營離去的經營戶又回來了,水產區經過短時間的優化調整,恢復了正常經營秩序,貨源充足、品種齊全、價格穩定,日供應量達到650多噸,已恢復至正常水平。
二
凌家塘市場2008年1月整體搬遷至武進區鄒區鎮。新市場的天然氣、水電、電信、信息化等綜合管線鋪設完成,凈水池、垃圾中轉站、污水處理站、35KV變電所等配套設施全部建成,現已形成了蔬菜、果品、糧油葷副食品、水產區等四大交易區的特大型綜合性批發市場。
“市場不是簡單搬遷,而是提檔升級,創造更加富商、便民的經營環境。”基于這樣的共識,在新市場的建設中,導入現代物流理念和經營方式,在做大做強傳統批發交易的基礎上,整合區域資源,加強產業鏈延伸,最終將形成現代新型農副產品物流模式。在空間布局上,規劃為“八區一街八中心”,即蔬菜、果品、糧油葷副食品、水產品、物流配載、加工配送、倉儲冷藏、生活配套服務八個區;配套商業及后勤服務街;物流信息、廢棄物處理、檢測檢疫、會展拍賣、電子結算、電子監控、信息服務、物業管理八個中心。
據了解,新市場的空間布局,在國內批發市場行業中是保持領先地位的。張建方說,等一切設施完善到位后,足以令周邊同類市場望塵莫及。
三
除了硬件提檔、軟件升級之外,如何促進經營戶致富?凌家塘市場幫助常駐經營戶與河北康寶、江蘇東臺等全國60多個農業主產區,建立長期穩定的購銷關系;引導市場經營戶深入基地,開辦加工廠,帶動農戶組織生產……如蔬菜經營戶吳東建在金壇茅麓鎮投資1300多萬元,建立工廠化菇類生產基地,目前已發展菇類品種5個,年銷售2000多萬元,直接帶動農戶300多戶,幫助農民增加收入60多萬元。
曾經有人這樣評價凌家塘市場:這里成就了一大批百萬富翁,還有部分是千萬富翁!今年在眾多市場風聲鶴唳之時,凌家塘市場繼續保持健康快速發展,顯現出巨大的魅力:今年1-7月份,市場成交量達到18.3億公斤,同比增長13.9%,成交額達到77.3億元,同比增長23.6%。
“這個市場是為菜籃子而生,現在要朝著國家級重要市場努力!”張建方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