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1-6-15新聞)革胡子鯰就是我們常叫的鯰魚,是一種熱帶魚,外表黑不溜秋,貌不驚人,不討人喜歡,但是其肉豐滿、剌少、味鮮,街頭的火鍋店多以此魚為主料。生活中有很多人拒絕吃革胡子鯰,他們認為,革胡子鯰不可吃,因為它的主要飼料是死魚、死雞、豬下腳料等,會給人們帶來病菌。為此我們采訪了有關人士。
革胡子鯰又稱塘虱魚,原產埃及,我國1981年引進其魚種,先在廣東“安家落戶”,繼而推廣全國各地。革胡子鯰因具有適應性強、生長快、個體大、周期短、產量高等優勢,在我國南方各地均有大面積養殖,北方養殖的時間是每年的春季撒苗至初冬收塘。革胡子鯰屬肉食性水產品,它的喂養是:幼苗期主要投放浮游動物、水蚯蚓、玉米面、麩皮等,投喂量占魚體重量的3%~5%。魚種下塘一個月后,隨著魚體的長大逐漸用切碎的搖蚊幼蟲、孑孓、蠅蛆、 蚯蚓等天然動物性飼料和屠宰場下腳料喂養。中牟縣某鄉一位養魚專業戶告訴記者:“我們鄉養革胡子鯰的不少,鄉里誰家有死魚、死雞等等都扔到鯰魚塘里,還有一些養魚戶專門到冷凍廠買豬下腳料喂魚。因為越是這樣的飼料革胡子鯰越是愛吃,長得快,還省飼料費。”這位養魚專業戶還告訴記者:“革胡子鯰的魚塘跟其他魚塘不一樣,要求水質混濁,我們一般是等養其他魚的魚塘里的水混時,再把水抽到革胡子鯰的魚塘里。”據有關資料顯示,在南方,漁民們常常利用藕池養革胡子鯰,一池兩用。有關資料還顯示,養革胡子鯰的魚塘清塘消毒后,每畝要用人糞尿或畜糞400公斤左右培肥水質,以繁殖天然餌料(這些天然餌料就是幼蟲、孑孓、蠅蛆、蚯蚓等),而且魚塘要保持15℃以上的水溫,以保證這些天然餌料的生長繁殖。
看來,正如一些忌食革胡子鯰的人們所說,革胡子鯰吃的確是讓人們難以接受的食物。但是,革胡子鯰吃了這些飼料后,會不會把病菌帶給食用魚的人們呢?省農業大學畜魚工程學院的王秀珍教授告訴記者:“革胡子鯰是熱帶魚,在我們北方不能過冬。它以肉食為主,濁水養殖。但是,在濁水中養殖的革胡子鯰有兩種呼吸方式,一種是在水里呼吸,這時它是用鰓呼吸,吸收的是水中的溶解氧;另一種是輔助呼吸,是在水上呼吸(革胡子鯰在水上也不易死),這時它的呼吸叫氣呼吸,呼吸的是空氣中的氧氣。所以,盡管水質混,但革胡子鯰吸收的還是氧氣,而非水中的混濁氣體。”那么,革胡子鯰吃了死雞肉等會不會給人們帶來病菌呢?王教授說:“死雞、死魚等是死的,并不一定都是病死的,也不是腐爛的,不是腐臭的。嚴格地說,死雞、死魚等若喂魚應該先消毒后喂,但是,沒有消毒甚至病死的雞、魚、豬下腳料等喂魚也不會給人們帶來病菌。因為革胡子鯰與雞、魚、豬等的致病菌不一樣,病菌不會感染給革胡子鯰。例如有一種叫打印病的魚類致病菌,這種病菌只會感染給花鰱魚、白鰱魚,而不會感染給其他魚種,即使是在一個魚塘里的其他魚也不會受感染。人和魚的致病菌也不一樣,到目前為止,世界上還沒有人魚共患病,只有人畜共患病,例如口蹄疫只在人和牛身上發生。所以說,革胡子鯰即使是吃了病死的雞、魚、豬等也不會把病菌傳染給人類。何況,革胡子鯰的發病率較低,一般得的是皮膚病或白血病,得病后很快就會死亡,所以人們完全可以放心食用。當然,養魚戶們在喂養魚時,應該把那些死雞等飼料先消毒后再投放喂魚。”
看來,對革胡子鯰心有余悸是不必要的,而且據有關革胡子鯰的營養價值資料表明,革胡子鯰肉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而且有藥用功能,補血、調中、益陽、愈合傷口均具效力,是保健營養食品和滋補佳品,是把“腐朽”變“佳肴”的美食。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