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2年05月21日新聞)本報訊昨日,筆者在泉港區惠嶼、肖厝、上西等村海域看到,這里的農民們正忙碌地將一種叫“江蘺菜”的新品種放進海里吊養。據了解,目前該區養殖江蘺菜的規模已達1000畝,一股海上養殖結構調整的熱潮正在該區沿海掀起。
泉港化工廠是我國較大的瓊脂生產企業之一。長期以來,該廠的生產原料一直依靠進口,不僅成本高,而且供應不穩定。該廠經研究發現,江蘺菜中富含瓊脂,種養成本低,生長周期短,是生產瓊脂的良好原料。今年年初,泉港區農林水局得知這一情況后,積極引導沿海農民進行試養并取得成功。
據介紹,江蘺菜的養殖周期為3個月,每畝年凈利潤可達3500元,可比種養海蠣、紫菜等傳統品種增收1500多元。泉港區適宜養殖江蘺菜的海域有1500多畝,年創產值可達675萬元,1500名農村勞動力就業將因此得到解決。
采集: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