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日前,從福建檢驗檢疫部門傳出信息,由于日本一進口商搶注河鲀加工技術專利,福建省河鲀加工企業將遭遇知識產權壁壘,面臨生存危機。
據了解,日本人諧壽三是通過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去內臟河鲀加工發明專利”申請的,并已于今年初獲得授權公告。此項專利申請得到批準,對福建省乃至全國涉及該專利技術的河鲀加工影響巨大。今后,福建省河鲀加工企業要向日本出口河鲀,就必須向專利權人支付專利使用費每噸50美元。日本是我國最重要的水產品輸出國。目前我國沿海省份僅福建、廣東、浙江加工去內臟河鲀的企業就有50多家,年加工出口去內臟河鲀近3萬噸。而該專利申請的河鲀加工技術是目前我國水產品加工行業普遍采用的傳統加工工藝。河鲀出口大多屬于微利經營,專利權人的申請得到授權,必將對福建省乃至全國的河鲀加工企業帶來巨大的沖擊,我國相當一批以加工河鲀為主的企業面臨生存危機,產品甚至可能被阻擋在日本市場之外,并且對于其他大量的水產品加工工藝也會帶來爭奪專利權的糾紛。
該省檢驗檢疫局專家提醒農產品企業特別是大規模的企業集團,應依靠自主知識產權、知名品牌贏得市場競爭優勢,要確立清晰的專利權意識,涉農企業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將有關生產工藝、高技術在加工業中的應用等申請發明專利或實用新型專利。[2005.4.1]
采集:龐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