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5-3-29)昨天上午,一名40多歲的外地男子在三牌樓大街賣假銀魚,并利用雇來的四名婦女作媒子,引誘市民上當。
據查,這名中年男子是沿海城市一帶的居民,他家鄉的漁民經常捕到大量類似白色銀魚的一種小魚。當地人通常將這種小魚賣給飼料加工廠,當作飼料蛋白。這種小魚在當地還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作“小鮑魚”。雖然名叫“鮑魚”,但價格卻很便宜,500克只有塊把錢。
這種魚樣子很小,又渾身晶瑩,內陸省份的居民對這種魚不太熟悉,常常誤認為這種魚就是昂貴的銀魚。這名男子一看有空子可以鉆,就動起了歪腦筋,幾天前從當地收購來一批這樣的小魚,到南京來冒充銀魚賣給不懂行的市民,500克要二十幾元。
為強調自己的小銀魚“貨真價實”,增加人氣,該男子特意在市場上雇來四名中年婦女,每天給她們二三十元報酬,讓她們充當買魚的媒子。賣魚的時候,一個媒子先站在攤位前,一邊大量購買,一邊向市民游說,說“這是真的銀魚,太便宜了。我上次就在他這里買過,非常好吃”。隔十來分鐘,再換一個媒子上去繼續大肆鼓吹。就這樣,四名婦女輪番上陣,爭相購買,造成一種“銀魚”真的是貨真價實的假象,讓市民上當受騙。
昨天上午10點左右,推銷“小鮑魚”鬧劇在三牌樓大街繼續上演時,被巡查到此的中央門街道執法人員識破。騙子被帶回處理,那些“小鮑魚”也被暫扣。(金陵晚報)
采集:姜玲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