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4年06月22日新聞)杭州從省海洋與漁業局獲悉,今天,農業部東海區漁政漁港監督管理局與我省海洋漁業部門聯合在杭州灣、長江口舉行“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800多萬尾(只)被放流的岱衢族大黃魚、黑鯛、日本對蝦、鋸緣青蟹等的苗種隨海浪漂流而去。
東海區漁場約占全國漁場面積的三分之一,捕撈產量占全國的近一半,是我國重要漁業產區。近年來,由于濫捕、環境污染,導致漁業資源衰退。浙江、江蘇等地開展了人工增殖放流活動,共放流各種經濟魚類苗種20多億尾(只),有些品種,如中國對蝦,回捕率達6.38%,經濟、生態、社會效益明顯。
據悉,今年杭州灣、長江口海域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是近幾年來規模最大的一年,放流區域主要集中在我省舟山岱山、嵊泗等海域,6月中旬至7月上旬共將放流各種經濟魚類苗種3976萬尾(只)。其中,岱衢族大黃魚200萬尾、黑鯛36萬尾、日本對蝦1440萬尾、三疣梭子蟹250萬尾、鋸緣青蟹50萬只、海蜇2000萬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