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長江日報資訊:農歷九月,橘黃蟹肥。昨日,從武漢市各大農產品市場、超市了解到,節后價格回落,螃蟹大量上市,市場消費呈現“白熱化”趨勢。
“今年消費高峰比去年遲來1周!毙∷{鯨酒店產品總監楊春生介紹,近日,酒店螃蟹日消費量達500只左右,比‘十一’期間翻了一番。
白沙洲市場螃蟹協會會長楊道義介紹,螃蟹七成來自洪湖、監利、漢川、嘉魚等地,本地螃蟹主要來自江夏、漢南、黃陂。
據該市場監測,節后,各種規格螃蟹價格大多下跌10%至20%,有的品種甚至下跌30%至40%。如2兩的公蟹,節前、節中價格分別為每斤15元、17元,昨日降至每斤11元,價格起伏較大。
武商量販超市促銷員介紹,今年超市螃蟹銷量同比增長50%至60%,每斤10元至20元的最暢銷。
江夏區梁子湖是武漢市最大螃蟹產地,梁子湖大河蟹注冊原產地標識,通過有機食品認證。今年外拓市場,預計產量2680噸,六成銷往市外。節前,梁子湖螃蟹首開北京分店,精品蟹每只售價100多元。
“現在買螃蟹劃算多了”。昨日,在北湖菜市場,市民李女士告訴記者,如今吃螃蟹越來越大眾化了,她買螃蟹不為送禮,而是自家吃的,只要價格低、個頭大,“牌子不重要”。
據超市買手介紹,陽澄湖、梁子湖等地螃蟹在高檔超市有一點,但銷售時不占優勢。他告訴記者,有的品牌螃蟹為湖泊天然養殖,水質雖好,但“靠天吃飯”,上市時發育不飽滿;而漢川、漢南等地螃蟹多為魚池精養,黃滿膏肥才上市,比大湖散養的螃蟹每斤要高1至2元。
近年,漢南“喜鵲湖”螃蟹異軍突起,靠走“另類”路線:用小魚、小蝦在池塘進行生態養蟹,避開10月初上市高峰,延長養殖期至月底才上市,質好價高。短短4年,當地養殖水面從500畝擴至1.5萬畝,成為全省水產健康養殖“樣板”。
昨日,“喜鵲湖”螃蟹基地負責人李文光透露,上月,沿海出口客商到基地看貨,下達螃蟹訂單130萬斤,比去年凈增100萬斤。
李文光介紹,今年,太湖整治導致養殖水面劇減10多萬畝,加之各地大湖資源日趨減少,螃蟹增產很難。在海外,螃蟹作為季節性特色食品,價格處于中檔,有固定的品嘗群體,金融危機后消費依然堅挺。
楊道義說,今年受氣候影響,全省螃蟹減產30%左右,積溫不夠導致蟹體不飽滿,生長期延長,“預計最遲月底,蟹價將進入上漲通道”。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