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報資訊:“消失4年多的渤海野生刀魚又出現了!”漁民鄭樹明一見面就興奮地告訴記者。
日前,為考察渤海漁業資源情況,記者隨農業部有關負責人乘天津漁政船從天津港出發來到渤海灣錨地,正碰上在海上作業的津漁塘03609號船主鄭樹明。
老鄭告訴記者,自9月1日正式開捕以來,他已經捕撈到三、四條刀魚了,雖說量不大,但足以證明休漁制度帶來的良好效果。專捕對蝦的老鄭說,現在每個網次可捕獲對蝦100公斤,這是10多年沒有過的收獲。他從1979年開始下海打漁,雖然船越換越大,可渤海灣的水產品卻是逐年衰減。比如刀魚,曾是渤海特產,體形狹長側薄,頗似尖刀,銀白色,肉質細嫩,深受天津市民喜愛。可惜由于環境污染和過度捕撈,刀魚和其他很多海珍品都快絕跡了。最近幾年,政府堅持實施渤海休漁制度,使海洋漁業資源得以慢慢恢復。
隨行的天津漁政部門工作人員介紹,上半年天津累計向渤海放流水生生物苗種6.4億尾(粒)。其中,中國對蝦6.2億尾、三疣梭子蟹997萬只、半滑舌鰨46.7萬尾、梭魚620萬尾、牙鲆10萬尾、鱸魚10萬尾。因人工增殖放流數量巨大,而且漁政保護到位,渤海灣中國對蝦隱跡14年后,今年形成了較大規模的蝦汛。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海洋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