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珠江時報資訊:順德首個水產專業合作社——粵新生水產專業合作社在勒流新安村掛牌兩個月了。作為合作社股東的生生水產公司和16位村民初嘗甜頭,每天約有100噸活魚和冰鮮魚供港。
順德區經濟促進局副局長岑偉垣說,今后將在花卉業等農業領域引導和推廣這種模式,以降低中小農戶的產品銷售風險,增加收入。
16養殖戶成立水產合作社
勒流農戶老梁有著幾十畝魚塘的3年使用期,由于投標獲得的使用期太短,他懶得去治理魚塘的生態環境,只管加大放養密度,隨意投喂和灑藥來追求效益。
和老梁有著同感的順德15名村民,在去年12月坐到了一起,決定請順德區生生水產公司牽頭成立合作社,抱團解決養殖中遇到的苗種、飼料、用藥、銷售、魚塘使用期、保險等問題。之所以選擇生生水產公司,是因為生生水產公司曾主動把一筆2萬多元、連農戶都忘了的魚款匯給了農戶,這讓這十幾位村民很是信得過。
經過近10個月的籌備,今年9月2日,由生生水產公司和16名農戶出資300萬元組建的粵新生水產專業合作社掛牌運作。合作社目前擁有5413.94畝魚塘,分別位于珠三角主要淡水魚養殖區的順德、中山、高明、臺山,其中一半在順德,高明有530畝。
“公司和農戶各占50%股份。”粵新生水產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小林介紹,利潤按照成員與合作社交易額的比例返還。
每條魚都有激光防偽標志
農戶陳智華擁有500畝魚塘,他也加入了粵新生水產專業合作社。
“合作社對我們養殖戶,從苗種、飼料、用藥、整個生產模式都提供支持,今后我的生產經營利潤會提高很大。”陳智華說,他家的魚塘效益也在逐漸提高,目前,合作社每天約有100噸活魚和冰鮮魚出口香港,其余的內銷批發。
“合作社的每條魚都有激光防偽標志,對著魚頭一照就知道。”王小林說,合作社目前除了漁藥還是各自買之外,其他都有了。
王小林說,在下一輪的招投標中,合作社打算承包一片數千畝的魚塘,希望政府能延長使用期限,再進行分區域養殖各類魚種,以免混養導致魚質下降。此外,還要促進漁藥廠、飼料廠給農戶提供簡易包裝的漁藥、飼料,以減低成本。合作社擬促進有關部門推出水產品保險,采取“政府補貼一點、農戶出一點、合作社給一點”的做法,讓保險公司愿意承保。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